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集水工程,多建于山麓、冲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小题2】吐鲁番盆地坎儿井之所以用暗渠输水,是为了
A.利于灌溉
B.减少蒸发损耗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小题3】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
A.驯鹿南迁至针叶林带
B.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6-27 06:50: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蒸发作用
B.人为引水
C.下渗作用
D.冰雪融化
【小题2】推测大泉河径流量的年变化特点是( )
A.春汛、夏洪、秋平、冬枯
B.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春平、夏汛、秋枯、冬洪
D.春枯、夏平、秋枯、冬洪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小题2】图中D区和C区最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分别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小题3】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城市的是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小题4】夏季,D处的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量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坡度增大,流速加快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地壳活跃,泉水出露
D.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同类题3
河流对污染具有自净能力,珠江自净能力最弱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该处地形为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
(3)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
环节的影响。
(4)假设该地处在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同类题5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水循环环节。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①~④环节参与水体总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③④之和大于①
B.①大于②
C.②大于①
D.④大于③
【小题2】与下渗负相关的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植被覆盖率
D.蒸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