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32分)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每年的 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的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表(除南极洲外)
材料二:中国主要河流人均径流量比较图

材料三: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1)一个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取决于 和 的对比关系。根据材料一可知,径流总量最大的是 洲,人均径流量最小的是 洲。大洋洲径流总量最小但人均径流量却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人均径流量分布的空间差异 ,主要原因是 。针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采用 的措施来解决,在水循环环节中,它是通过改变 来达到目的的。(8分)
(3)与“长城”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的另一工程是 ,它贯通了材料二中所示的 、 、 、 四大水系,该工程为我国正在投资建设的 工程提供了便利。(8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江苏和宁夏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4分)
。
(5)根据材料三,分析宁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6分)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的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表(除南极洲外)
| 欧洲 | 亚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径流总量(立方千米) | 3100 | 131900 | 4225 | 5950 | 10390 | 1965 |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 2100 | 1960 | 5500 | 7640 | 21000 | 27800 |

材料三: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活 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产 用水量 (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 均用水量 (m3/亩·年) | 万元GDP 用水量 (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人均径流量分布的空间差异 ,主要原因是 。针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采用 的措施来解决,在水循环环节中,它是通过改变 来达到目的的。(8分)
(3)与“长城”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的另一工程是 ,它贯通了材料二中所示的 、 、 、 四大水系,该工程为我国正在投资建设的 工程提供了便利。(8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江苏和宁夏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4分)
。
(5)根据材料三,分析宁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6分)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1950~2000年博斯腾湖流域灌溉引水量不断增长,2000年之后变化较小。读下图“博斯腾湖流域气温、湖水水位变化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1987~2000年,博斯腾湖
【小题2】2002年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1】1987~2000年,博斯腾湖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B.径流注入量减少 |
C.向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量减少 |
D.水位变化导致下渗量增加 |
A.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
B.流域内气温降低 |
C.周边地区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 |
D.流域内灌溉引水过多 |
据青海省最新环境减灾卫星资料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水域面积持续增大,已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可可西里湖泊面积呈现持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可可西里地区一年中最佳考察时间为
【小题1】可可西里湖泊面积呈现持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加 | B.气候变暖 | C.人类活动减少 | D.地表蒸发减弱 |
A.3-4月 | B.7-8月 | C.9-10月 | D.12-1月 |
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
【小题2】下列河流中,曾出现过图中④现象的是()

【小题1】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黄河 | B.尼罗河 | C.密西西比河 | D.亚马孙河 |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洞庭湖不同月份湖水面积可以推断
【小题2】洞庭湖流域参与
①陆地内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③海陆间循环
【小题3】株洲位于湖南东部,古称建宁,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到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为株洲。株洲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根据洞庭湖不同月份湖水面积可以推断
A.6月湖泊水补给长江水,7-9月长江水补给湖泊 |
B.甲处地面坡度比较陡 |
C.6月份洞庭湖流域处于汛期 |
D.7-9月份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短缺 |
①陆地内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③海陆间循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A.株洲形成的主导因素为铁路 | B.株洲的形态受铁路影响较大 |
C.株洲形成的主导因素为矿产资源 | D.能源消费以天然气为主 |
下图所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回答。

该河流可能位于

该河流可能位于
A.35°N—55°N大陆东岸 | B.30°S—40°S大陆两岸 |
C.25°S—35°S大陆东岸 | D.10°N—20°N大陆内部 |
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发展。黄河水的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 )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 | 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
C.黄河中下游落差大 | D.黄河流域面积大水量多 |
下图是我国南昌、兰州、成都、乌鲁木齐四地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南昌可能是()
【小题2】在图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小题3】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小题1】图中南昌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深居内陆 | B.夏季风影响弱 | C.夏季有伏旱影响 | D.处于背风坡 |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补给水源主要为永久性冰川融水 | B.全流域航运价值大 |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 D.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先增大后减小 |
B.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 |
C.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 |
D.②至③段支流汇入少,是因为形成地上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