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我国台湾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小题2】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是

【小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 | B.冰蚀谷 | C.张裂谷 | D.断层谷 |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
下图是某半球中纬度一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
A.河流上下游流量时间不同,但河流总流量季节较稳定 |
B.河流上下游流量变化不同期说明该地雨带移动较慢、雨季时间比较长 |
C.河流流域内水利工程完备,造成下游汛期比上游汛期滞后 |
D.从河流的上下游流量变化上可知该地应该位于北半球 |
该图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且与纬线70°相切于B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2)我国北京(40°N)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刻D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3)此时,伦敦的地方时是 日 时。(2分)
(4)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 ,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2分)
(5)南太平洋等温线向 (南或北)凸出。(1分)
(6)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2分)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2)我国北京(40°N)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刻D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3)此时,伦敦的地方时是 日 时。(2分)
(4)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 ,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2分)
(5)南太平洋等温线向 (南或北)凸出。(1分)
(6)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2分)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小题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的异常是城市内涝原因之一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规律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是寒流 |
C.洋流③处易形成渔场 |
D.洋流④为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 |
“昆明水少、滇池水脏”,滇池是红土高原最大的湖泊,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湖岸面积缩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域面积小,无大江大河注入
②属半封闭性湖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③季风气候区,流域径流季节变化大
④湖容水量大,进出水量小。
【小题2】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除启动跨流域调水工程措施外,以下配套措施叙述有误的是

【小题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域面积小,无大江大河注入
②属半封闭性湖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③季风气候区,流域径流季节变化大
④湖容水量大,进出水量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流域内工业企业全部搬迁进入园区实行工业废水统一集中处理排放。 |
B.在滇池湖滨开展“退田退塘、退人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的生态修复工程 |
C.调整产业布局,在滇池流域外发展次级城市和小城镇 |
D.进一步提高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
下图为塔里木河上游的三条源流(即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大支流)的径流量和耗水量年变化图。据此可判断塔里木河上游:


A.径流量变化与全球变暖有关 | B.三源流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
C.沿岸用水量呈现减少趋势 | D.三源流汇入干流的水量呈增加趋势 |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 8 )
材料二 l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材料三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 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 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6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6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 8 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试提出该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分)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 8 )
材料二 l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材料三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 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 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6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6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 8 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试提出该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分)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 “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所示月牙泉的水源主要是( )
【小题2】月牙泉日趋干涸,说明( )

【小题1】据图所示月牙泉的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 B.河流水 | C.湖泊水汇集 | D.地下水 |
A.海陆间水循环减弱 | B.内陆水循环增强 |
C.潜水水位升高 | D.承压水位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