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上图为某河段示意图,下图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__。(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2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3)请在答题卡的下图上绘出上图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曲线趋势。(4分)
表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__。(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2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3)请在答题卡的下图上绘出上图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曲线趋势。(4分)
表
年份 | 人口数量(万人) | 农作物 | |||
常住人口 | 其中:城镇人口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
总产量(万吨)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
2000 | 1013 | 346 | 364 | 62 | 10 |
2010 | 1149 | 651 | 275 | 45 | 15 |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
随着发达地区环境危机的加剧,生态安全成为一些地方的民生首要问题,赣鄱大地的生态优势却日益彰显。江西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它不仅造福于江西,而且造福于全国,甚至影响全球。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小题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 | B.湖底沙砾石广布,水质好 |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
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判断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青海湖水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2】青海湖最主要的水循环方式是( )

【小题1】引起青海湖水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总量 | B.年蒸发总量 |
C.年地表径流总量 | D.年地下径流总量 |
A.海上内循环 | B.内陆水循环 |
C.海陆间水循环 | D.海陆间和内陆水循环 |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
B.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
C.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流向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
D.水位B处低于A处 |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中甲地与乙地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与中国开展广泛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合作,两地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进口地区。
(1)分别指出中国进口甲乙两地油气资源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8分)
(2)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流量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8分)
(3)指出甲地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加工工业部门。(4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6分)
材料一:下图中甲地与乙地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与中国开展广泛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合作,两地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进口地区。
(1)分别指出中国进口甲乙两地油气资源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8分)
(2)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流量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8分)
(3)指出甲地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加工工业部门。(4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6分)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小题2】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A.流水作用增强 | B.冰川作用增加 | C.风力作用增强 | D.变质作用增强 |
A.地面蒸发 | B.水汽输送 | C.大气降水 | D.地表径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