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省计划到2017年13个省辖市都将建成一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海绵城市示范区。到2030年,“海绵”比例扩大到80%的建成区。今后城市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都将如海绵一样,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解决一下暴雨就“看海”的顽疾。

材料二   城市中新老两种排水模式比较图


材料三   江苏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海绵城市”前后的水位变化图


(1)根据水循环原理,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和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排水模式对水循环环节有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两条曲线相比(实线和虚线),表示修建海绵城市前的水位曲线是_________;这里一年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受_________和_________天气的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冻土指的是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地表覆盖的植被和积雪对冻土的影响非常显著,下面分别是长白山某地冻土冻结初期(图甲)、冻结中期(图乙)和解冻初期(图丙)有无植被覆盖样地的地温深度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植被覆盖使该地(  )
A.冻土冻融期间的温差减小B.土壤表层的温度降低
C.冻结中期降温最明显D.冻土冻结的深度变浅
【小题2】下列关于该地冻土与积雪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积雪越厚越有利于土壤冻结B.积雪越薄越有利于冻土融化
C.冻土的厚度与积雪多少无关D.冻土分布面积与积雪量无关
【小题3】该地冻土使当地植物因干旱而受伤害的季节是(  )
A.早春B.盛夏
C.晚秋D.初冬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河三角洲是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渔洼为顶点向东延展的扇形区域。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尤其是1949年之后黄河干流多座水电站的修建、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和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实施,使黄河水沙演变规律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导致黄河三角洲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图示意1973-2015年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位于垦利区东侧的利津镇)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3-1998年间的1997年黄河利津水文站年输沙量较其它年份发生显著变化,其原因主要是该年
A.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少B.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C.黄河上游年均温偏低D.黄河下游断流时间长
【小题2】2003年黄河入海泥沙主要直接于
A.黄河下游河床B.黄河中游支流C.黄河上游水库D.黄河两侧堤坝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上图,对比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2)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许多大城市,夏秋季节均出现了城市内涝,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下题。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一青海湖 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千米,水位为3 193.8 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千米,水位上升了0.35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2)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海拔3 800米某内流湖的水位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  )
A.地形影响B.风沙影响
C.降水影响D.气温影响
【小题2】该湖泊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
A.1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B.7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C.湖水常年补给潜水
D.潜水常年补给湖水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用甲环节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B.乙环节造成M地的形成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
A.相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增加
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显著提高
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
D.地表径流量明显减少
【小题2】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
①缓坡 ②陡坡 ③阳坡 ④阴坡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使地球_上各种水体不断自然更新
④使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海洋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凝结降水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