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植物截留、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B.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C.地下水储蓄、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植物截留
D.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地下水储蓄、河川储蓄
【小题2】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关联性最强的是(  )
A.①环节B.②环节C.③环节D.④环节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大洋沿24°N线海水温度东西垂直断面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大洋上层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幅度西侧大于东侧
B.大洋上层海水密度西侧小于东侧
C.不同深度的海水东西方向的水温差异都很大
D.大洋表层的海水温度东侧高于西侧
【小题2】造成图中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侧受暖流影响,所以较西侧水温高
B.西侧由于热带气旋活动,所以较东侧水温高
C.东侧受寒流影响,所以较西侧水温低
D.东侧大量淡水流入,所以较西侧水温低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通州行政副中心率先在北京建设海绵城市试点。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两种水循环模式中(  )
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地下水储量
C.“海绵城市”增加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松花江丰满水库(松花湖)位于吉林市东南24公里。每到冬季,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左右。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左右时,洁白晶莹的霜花渐渐地缀满了枝头,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左图为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下表为某时段的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右图为雾凇景观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表层水温(℃)

1

3

4

-2
 
【小题1】该时段图示河段的水文、水系特征是(双选)
A.流量大、结冰期长B.含沙量大、流速快
C.水流从东南流向西北D.流量稳定、无结冰现象
【小题2】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双选)
A.水量丰富
B.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C.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
D.夜间晴朗、气温低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位于我国干旱地区的R河,发源于高原山地,洪水期可穿越400多千米的沙漠汇入Q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某探险队拟从甲市穿越沙漠到达乙市,该探险队最宜选择的出行时间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R河主要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较大,结冰期较短
B.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
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D.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四省区的供水能力及供水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机电井就是以电机为动力,带动离心泵或轴流泵,将地下水提取到地面或指定地方的一套设施;泵站是指给水系统中将水从水源取得的水加压提升到给水处理厂的提升构筑物。

【小题1】图例中字母M、N、P、Q代表的工程措施依次为(  )
A.引水工程 蓄水工程 机电井工程 取水泵站工程
B.引水工程 取水泵站工程 蓄水工程 机电井工程
C.蓄水工程 引水工程 机电井工程 取水泵站工程
D.蓄水工程 机电井工程 引水工程 取水泵站工程
【小题2】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广东省供水能力及供水构成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供水能力远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东省的供水构成中,机电井工程的供水能力最高
C.降水多少是导致两省区供水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
D.两省区的供水大部分来自于地表水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水循环最不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音郭勒河源出祁连山,源头海拔5000 m左右,纵贯德令哈市区,是德令哈市境内最大的河流,被称为德令哈市的“母亲河”。巴音郭勒河流经区域分布有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等,最后注入可鲁克湖,全程200余千米。托素湖和可鲁克湖是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的“情人湖”,这两个湖泊一大一小,一咸一淡,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长期以来,咸水湖没有侵蚀淡水湖,淡水湖没有稀释咸水湖。


(1)简述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可鲁克湖与托素湖盐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2)托素湖一年内7-8月和4-5月盐度略低。简析原因。
(3)有人认为,可鲁克湖面临咸化的风险。试说明其判断依据。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塔里木盆地中有多条河流汇聚于此。1942年测量湖水面积仍达3000平方千米,1962年湖水面积减少到660平方千米,1970年以后完全干涸。

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多处地层中富含钾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发现超大型钾盐矿床。

材料三 我国在罗布泊发现大型钾盐矿后,国家随即组织开发。然而,工业区位的选择既要考虑资源因素,也要考虑环境因素。当地地理环境的最大特点是极度干旱,给这里布局、组织工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材料四 钾盐是农用钾肥的生产原料,在我国属大宗紧缺原料。我国每年有近800多万吨的钾肥缺口依赖进口,罗布泊钾盐公司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50万吨左右的优质低价钾肥。

(1)读材料一,试分析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罗布泊逐渐干涸的原因。
(2)读材料二及上图,试推测大量钾盐在此富集的形成过程。
(3)读材料三,试从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简析干旱对当地钾盐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试从我国农业用肥的角度出发,说出罗布泊钾肥生产的意义。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__次汛期。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