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中心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M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 M季风由高纬度海洋吹向低纬度陆地
【小题2】该时期
A.罗马炎热干燥B.孟买雨水稀少C.上海阴雨连绵D.北京高温多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纬度高低差异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地势北高南低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一年中海平面气压系统交替变化的规律。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压
系统
高气压(甲)
低气压
高气压
(乙)
低气压
高气压(甲)
 
【小题1】甲高气压最可能是 
A.亚洲高压B.夏威夷高压C.北美高压D.北大西洋高压
【小题2】5~6月该地区频繁出现的天气是 
A.冷锋天气B.暖锋天气C.准静止锋天气D.寒潮天气
【小题3】下列关于乙气压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由空气冷却形成B.冬季势力最强
C.北方夏季多暴雨与其有关D.导致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
B.②地夏季风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②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
【小题2】当图中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①地高温多雨B.②地寒冷干燥C.长城站出现极昼D.③地形成低压中心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世界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材料可知
A.此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B.甲地气压值可能为1014
C.此时北太平洋上为阿留申高压D.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小题2】此季节,南京的天气特征多为
A.高温多雨B.温暖湿润C.寒冷干燥D.低温少雨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两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以_______为主要特征。
(3)D地7月盛行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因此,季风气候的形成除了_______外,还有_______。
(4)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是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冰岛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读冰岛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小题2】当冰岛被低压中心控制时
A.东非草原上的动物正向北迁徙B.长江进入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D.中国南极中山站可能进入极昼期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月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_。与A气压带相比,C气压带影响的地区降水_________(多或少)。
(2)常年受风带D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该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3)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南/北)半球,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_季,该季节N地受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
(4)从纬度位置看,M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从海陆位置看,M地位于亚欧大陆______岸,该地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此时,受东南季风影响,当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欧洲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
A.温和湿润B.炎热干燥C.高温多于D.寒冷干旱
【小题2】图中闭合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区内岛屿众多D.城市热岛效应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黑天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7℃B.17℃C.24℃D.33℃
【小题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于说明(  )
A.城市热岛效应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海陆间水循环D.暖流增温增湿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