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大气环流
-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季风环流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于当地时间2012年6月8日12时整,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11天17小时,到达英国伦敦港的时间为6月 日 时,船员一路感受到日出时间是越来越 (早或晚)。
(2)拉沃拉耶的气候类型为 ,其气候特征是 。
(3)伦敦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4)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属于南半球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副热带或副极地),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对航行的影响表现在 、 。

(1)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于当地时间2012年6月8日12时整,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11天17小时,到达英国伦敦港的时间为6月 日 时,船员一路感受到日出时间是越来越 (早或晚)。
(2)拉沃拉耶的气候类型为 ,其气候特征是 。
(3)伦敦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4)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属于南半球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副热带或副极地),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对航行的影响表现在 、 。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
B.Ⅰ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纬度 |
C.Ⅱ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
D.Ⅳ纬度台风活动频繁 |
A.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
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
下图是“2009~2011年我国东部某城市各风向霾出现次数统计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题。

该城市( )

该城市( )
A.西南部的空气质量最差 | B.各风向出现霾均少于50次 |
C.污染源集中在东南、东北部 | D.西北风势力弱,扩散效果好 |
下图为“澳大利近区域某日气压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月最可能是
【小题2】该月,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小题1】该月最可能是
A.1 月 | B.7 月 | C.8月 | D.10 月 |
A.西南风 海陆热力差异 |
B.东南风 海陆热力差异 |
C.西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D.东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盛行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一艘远洋渔船从①地驶往③地

【小题1】图中
A.①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②地相同 |
B.②地易受飓风危害,多发时间与④相同 |
C.③地盛行西南风时印度恒河正值枯水期 |
D.④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 |
A.依次途经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 |
B.为降低能耗应选择在冬季出发 |
C.在途中自东向西穿越了日界线 |
D.③地1月受洋流影响渔获丰富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山脉东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材料二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1)说明该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小题2】图示月份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东北平原小麦收获 |
B.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 |
C.是南极地区臭氧空洞最大的季节 |
D.塔里木河流量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