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大气环流
-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季风环流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气压带指的是( )
【小题2】全年受甲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

【小题1】图中乙气压带指的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南美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材料准备: 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
A 海区位于 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 ,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乙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渝新欧”是指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它贯穿了整个欧亚大陆。2018年6月28日,渝新欧班列开行突破200列,咸成为中国首个突破千列的中欧班列。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带性自然带可能相同的两地是( )
A.重庆和波兰 | B.西安和乌鲁木齐 | C.西安和比利时 | D.哈萨克斯坦和德国 |
A.乌鲁木齐地区牧民在高山牧场放牧 | B.西安盛行西北风 |
C.哈萨克斯坦人昼夜穿着都很单薄 | D.杜伊斯堡常绿阔叶林苍翠茂密 |
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小题1】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
D.降水总量大,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①④⑤ | D.③④⑤ |
冰岛被誉为“冰与火之国”,首都雷克雅未克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天气变化无常,雨雾较多。
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雷克雅未克1月平均气温、降水最有可能接近( )
【小题2】雷克雅未克雨雾较多的原因是( )
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多气旋、锋面活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
③附近是寒暖流交汇之地 ④盆地地形,河网密集
【小题3】冰岛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 )
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雷克雅未克1月平均气温、降水最有可能接近( )
A.-3 ℃,5 mm | B.15 ℃,62 mm |
C.-26 ℃,17 mm | D.0.3 ℃,75 mm |
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多气旋、锋面活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
③附近是寒暖流交汇之地 ④盆地地形,河网密集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深厚的火山灰 | B.宽广的大陆架 |
C.寒暖流交汇 | D.巨大的离岸流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冬季,乙地区常形成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我国华北地区盛行 风。
(3)图中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分布着典型的 地貌,影响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4)读莫斯科气候资料图,莫斯科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
(5)贝加尔湖的地质构造是 ,如果湖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对周围环境的气候特征会造成哪些影响?
材料一 亚欧大陆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贝加尔湖是全球最深、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有“生物博物馆”之称。自21世纪初期贝加尔湖水位开始降低,在2015年降至近百年来最低点。

材料三 莫斯科气候资料图
(2)冬季,乙地区常形成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我国华北地区盛行 风。
(3)图中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分布着典型的 地貌,影响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4)读莫斯科气候资料图,莫斯科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
(5)贝加尔湖的地质构造是 ,如果湖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对周围环境的气候特征会造成哪些影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下图为1955~1995年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相关的天气、气候特征是( )
【小题2】与图示信息相吻合的是( )

【小题1】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相关的天气、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 B.炎热干燥 |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 D.气旋活动频繁 |
A.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
B.1962年7~8月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利于晚稻种植 |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推移受夏季风的强弱影响 |
D.1989年7~8月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南涝北旱现象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秋田气候类型为( )
【小题2】秋田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小题1】秋田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A.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 B.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
C.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 D.越过海洋的冬季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00°E以西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主要影响因素是 ﹑ 。
(2)图乙所示的地质剖面中各岩层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古气候学家认为此现象与各地质历史时期中南半岛夏季风的强弱有关。请分析夏季风强弱与岩层厚度的关系。
(3)东南亚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请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一 第4次产业转移大潮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催促之下,正加速度地由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向我国中西部地区奔涌而来,而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可能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
材料二 图甲示意中南半岛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乙示意图甲中B地地质剖面。

(1)100°E以西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主要影响因素是 ﹑ 。
(2)图乙所示的地质剖面中各岩层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古气候学家认为此现象与各地质历史时期中南半岛夏季风的强弱有关。请分析夏季风强弱与岩层厚度的关系。
(3)东南亚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请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读三圈环流示意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填“冬”或“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A处是_________气压带,B处位于______风带,C处位于______风带。(填风带、气压带的名称)
(3)一般来说,A气压带控制处比B风带控制处昼夜温差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什么?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填“冬”或“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A处是_________气压带,B处位于______风带,C处位于______风带。(填风带、气压带的名称)
(3)一般来说,A气压带控制处比B风带控制处昼夜温差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