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移动规律大致是( )
A.夏季南移,冬季北移B.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D.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读气候类型图.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判断,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A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气压带和________风带(填数码)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3) 自D到A再到C自然带的不同,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油橄榄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油橄榄主要分布在(   )
A.热带雨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油橄榄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反映了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炎热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终年高温,盛行__________气流。
(2)左图中G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右图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_____(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3)由于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南北移动而移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左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控制;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
A.沙尘暴B.寒潮C.台风D.大雾
(4)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__________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__________气候。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东北信风带B.甲风带为盛行西风带
C.乙风带为盛行西风带D.乙风带为东南信风带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新西兰南岛示意图,高山顶部终年白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2014年11月位于该岛的中国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南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缓东陡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热
C.常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D.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结冰期长
【小题2】形成西南部峡湾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小题3】伊利建设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新西兰的(   )
①丰富优质的原料 ②先进的技术、管理 ③广阔成熟的市场 ④便捷完善的交通网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_______流(填寒、暖)。若此环流位于太平洋海域,则洋流③为_____________。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__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丁为_______,①表示_______作用,②表示_______作用,③表示_______作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材料三 气候资料表。
地区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2~次年2月
降水量(mm)
6~8月降
水量(mm)
年降水量
(mm)甲

26
26.5
643
612
2 480

-10.7
24.8
45
321
680

8
25.0
345
32
740

5.4
27.5
105
425
1 015
 
(1)材料一表示的是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
(3)材料二又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料3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___,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
(5)材料二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的影响。
(6)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当E气压中心位置偏北时,我国的东南沿海常受台风灾害影响
B.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C.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D.J地自然带与乙地自然带相同
E.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甲地适宜种植棉花
B.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C.丙地河流的主汛期在冬季
D.丁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1月考察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水獭是当地人为获得皮毛而引进的,但这种攻击性比较强的外来物种因气候不同,毛质发生变化无法利用而被遗弃,目前数量已暴增至大约20万只。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公里,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该市常住居民仅16 000人左右,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下图示意火地岛区域和醉汉树景观。

(1)说明该岛“醉汉树”树冠延伸方向并分析其形状不对称的原因。
(2)推断该岛水獭被引入后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3)分析乌斯怀亚市常住人口少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