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江南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B.
C.D.
【小题2】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冬季寒潮与A图所示过程相关
B.冬季雾霾严重与B图过境时相关
C.黄土高原夏季暴雨与C图所示过程相关
D.天山北坡降水多与D图所示过程相关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导致湖风减弱,陆风增强
B.图中农业区发展农业,易引发土地盐碱化
C.图中沼泽的成因中,包含湖水对河水顶托作用
D.湖面面积因围湖造田而减小
【小题3】下列夏季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季早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日出时间更早B.太阳高度更大
C.湖泊水量夏季更大D.夏季短促冬季漫长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 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总结:不同海拔上气压(分布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请说出一个生活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风速减缓。


材料二 图甲为某海岸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图乙为某日海陆气温变化示意图。

(1)根据大气水平运动可以推断,图中ab两地,气压较高的是 ,cd两地气压较高的是 。从而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地气压由低到高排列是
(2)图乙中M、N曲线分别代表的是  (填海洋/陆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3)若ab间风速减缓,则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风速的减小还会导致风力的侵蚀作用  (增强或减弱)。
(4)画出图甲中海陆间热力环流。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6年12月,入冬以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m高空等气压差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
A.长沙B.重庆
C.南昌D.武汉
【小题2】此时,南昌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偏东风B.偏西风
C.偏南风D.偏北风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 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夏天的夜里,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
A.B.
C.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2的甲、乙两地中,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
(2)在图2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假若图2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地。
(4)图1中A地为________压中心(高或低),此时西安的风向应为________。
(5)图1中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小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冷热差异
C.同一等压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存在差异
【小题2】图中H、G、F、E处,气压最高的是(  )
A.HB.G
C.FD.E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1为环流模式图,图2位气压带风带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丙丁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
(2)若图1表示海陆风,请画出此时近地面等压面和高空等压面。
(3)若图1为北半球中纬环流,则乙表示_______,③的风向为_______。
(4)若图1代表季风环流示意图,且甲为亚欧大陆,此时南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成因为_______。
(5)据图2,指出多雨带有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