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大气污染程度加大时
A.A增强B.B减弱C.C减弱D.D增强
【小题2】冬季时,烟雾可以减弱寒潮带来的霜冻,原理是
A.增强 GB.增强 HC.增强 ID.增强 K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火山爆发的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火山爆发景观图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小题1】该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次火山喷发会使当地(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B.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C.大气逆辐射减弱D.昼夜温差变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注:煴是指无焰的小火)。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面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
A.①增强B.②增强
C.③增强D.④增强
【小题2】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①过程B.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D.增强④过程
【小题3】一些果农为让苹果上色更加均匀,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浅色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A.减弱①,降低气温B.反射②,增加光效
C.减弱③,保持水分D.吸收④,保持地温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交通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C.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D.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小题2】受此次大范围降雪影响最小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同一纬度的地区,“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B.到达的太阳辐射少C.气压高D.大气的逆辐射少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B.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C.晴天,地面辐射减弱D.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④主要是大气热量的根本
【小题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通常冬季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其原因是(  )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增强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大气反射作用增强D.大气散射作用增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是A__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
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__。(填字母)
②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_________。(填字母)
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填字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8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处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支风向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地的气流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甲呈____________运动,乙呈________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甲为____________运动,乙为____________运动。
(4)甲、乙两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上,夜晚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