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C.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D.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13 12:0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降水量
1000毫米~1300毫米
无霜期
250天~350天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300小时
【小题1】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小题2】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冬季气温低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光照不足
同类题2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强烈的地方,在城市地域中,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面貌,影响了城市气候,引发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城市环境问题。下图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分析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位于()
A.Ⅰ
B.Ⅱ
C.Ⅲ
D.Ⅳ
【小题2】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和日较差最大值分别是
A.2月 11℃
B.3月 9℃
C.4月 6℃
D.12月 5℃
【小题2】有关该图所在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
B.从气温变化特点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
C.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7月降水多
D.6月该地区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
【小题3】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A.1月 0~6时
B.3月 7~l2时
C.7月 9~15时
D.10月 12~18时
同类题4
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A,C,D分别代表的是
A.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小题2】一般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原因是
A.阴天云量多,可以大量的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B.阴天云量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晚上大气逆辐射强
C.晴天空气比较稀薄,白天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
D.晴天空气比较稀薄,大气逆辐射比较强白天温度就比较高,晚上散失的多
同类题5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B.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小题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水汽蒸发加快
C.热量交换变缓
D.地面风速增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