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白天阴天
【小题2】图中使近南面大气增温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

【小题1】白天阴天
A.②增加 | B.③增加 | C.③减少 | D.④增加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2017年1月份气温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日期中最有可能出现阴转小雪天气的是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城市最可能是

【小题1】下列日期中最有可能出现阴转小雪天气的是
A.l日 | B.7日 | C.23日 | D.30日 |
A.哈尔滨(47°N, 127°E) | B.西安(34.5°N, 109°E) |
C.海口(20°N, 110°E) | D.成都(31°N,104°E) |
2017年11月15日,滁新高速安徽颍上段发生多点多车追尾,部分车辆起火,70多辆车不同程度受损。事故原因为早上突发团雾天气,能见度低于百米。团雾指的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影响,形成的小范围浓雾,尤其在高速公路上,非常容易影响驾驶人视线,图2为昆明至贵阳高速公路某路段团雾发生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该路段团雾多发的季节是 ( )
【小题2】下列关于该路段团雾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水平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②水汽充足
③晴天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小
④汽车尾气中排放的微粒多

【小题1】推测该路段团雾多发的季节是 ( )
A.春夏 | B.夏秋 | C.秋冬 | D.冬春 |
①水平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②水汽充足
③晴天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小
④汽车尾气中排放的微粒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

(1)据图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
(2)A地比B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据图分析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
(3)从热力作用原理简析,当地茶农春季常采用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的原因。
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

(1)据图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
(2)A地比B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据图分析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
(3)从热力作用原理简析,当地茶农春季常采用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的原因。
2016年10月13日20时3分辽宁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3日22时到14日8时,抚顺、本溪、营口、阜新、铁岭、盘锦地区,沈阳市大部地区、锦州市部分地区、葫芦岛市部分地区及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地区沿岸海域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天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雾多起于晴朗的夜晚,主要原因是( )
【小题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小题1】大雾多起于晴朗的夜晚,主要原因是( )
A.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较弱,水汽易凝结 |
B.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较强,水汽不易凝结 |
C.晴朗的夜晚,地面温度较高,水汽不易凝结 |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地表温度低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运用上述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运用上述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理实践力导证原理。
下面是我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做的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1)为何甲箱放土后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
(2)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下面是我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做的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1)为何甲箱放土后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
(2)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雾是在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雾水凝结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分成生成、持续、消散三个阶段。图(a)、图(b)分别为1991—2010年九华山山坡(680米)与山脚(20米)逐小时雾的生成次数、消散次数占雾日总次数的百分比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 )
【小题2】山坡雾在20时前后还有一峰值,主要原因是 ( )
①山坡降温速度快 ②山坡相对湿度大 ③大气保温作用强 ④山坡风力大

【小题1】据图可知 ( )
A.清晨山脚雾和山坡雾的生成是完全同步的 |
B.山脚雾生成的次数远大于山坡雾 |
C.山脚雾出现几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北京时间6-8时 |
D.山坡雾消散峰值时间比山脚约早半个小时 |
①山坡降温速度快 ②山坡相对湿度大 ③大气保温作用强 ④山坡风力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