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
B.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
C.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
D.c代表的辐射对地表起到保温作用 |
A.增强a辐射 | B.增强b辐射 |
C.增强c辐射 |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以便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富顺,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小题1】在富顺,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的逆辐射强烈 | B.大气的吸收强烈 |
C.大气的散射强烈 | D.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烈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 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
C.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小题3】【小题4】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小题5】【小题6】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小题1】【小题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 | B.②增强 | C.③增强 | D.④减弱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由于( )
A.大气中的水汽和CO2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
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损失热量的补充 |
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
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增温 |
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小题2】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变大,②变大 | B.②变小,③变小 | C.③变大,④变大 | D.⑤变小,④变大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其产生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结合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下列哪种情况更容易发生霜冻
【小题3】【小题4】发生霜冻时主要涉及图中哪些环节
【小题5】【小题6】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小题2】下列哪种情况更容易发生霜冻
A.昼夜温差小 | B.夜间晴朗 | C.夜间多云 | D.弱风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大气逆辐射 | B.地面反射 |
C.大气削弱作用 | D.地面削弱作用 |
右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小题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学#科#网Z#X#X#K]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A | B.B |
C.B1 | D.C |
A.A | B.B |
C.B1 | D.C |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
【小题2】我国推广节能产品,促进绿色消费,会导致 ( )
【小题3】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由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组成,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雾霾的出现能够 ( )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增强 | B.②不变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A.白天削弱① | B.白天增强② | C.夜间增强③ | D.夜间削弱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