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发源地海拔5200米,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读“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快,上升气流多,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小题2】拉萨河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耕区,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7月发展种植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①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②昼晴夜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③光照充足,有机物质积累多④夜晚气温低,农作物易受冻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对拉萨7月多夜雨的影响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拉萨河径流量日变化增大B.旅行者会感觉更加舒适
C.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D.提高夜晚行车安全系数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回水,是指水受到障碍物、反向流或潮流的影响而上溯或倒流。在印度西南角的喀拉拉邦,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条件,形成“回水”奇观。多数日子里,河流流速平缓,能够体验到一种河海平行、绿蓝分列,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说,看到的只是回水温柔的一面,体验不到它严酷的另一面。事实上,当回水现象真正出现时,也正是当地抗洪救灾最危急之时。
材料二:科钦镇,喀拉拉邦最大、最古老的城市,水乡丰沃的自然地理条件,成全了其全印度乃至全世界屈指可数的香料王国,像胡椒、可可、肉桂、豆蔻等香料,在大航海时代成为刺激欧洲冒险家蜂拥而至的珍宝。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印度香料主要的出口口岸,香料依然是炙手可热的大宗商品,令人为之迷醉。
材料三:印度喀拉拉邦区域图。

指出回水现象产生的时间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分析科钦成为主要香料出口口岸的条件。
推断该地两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地形雨
【小题2】中图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夏季风环流D.冬季风环流
【小题3】右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 P 处因受地形影响出现异常。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P 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 16℃B.23℃或 14℃C.17℃或 18℃D.19℃或 15℃
【小题2】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 2 月B.北半球的 8 月C.南半球的 2 月D.南半球的 8 月
【小题3】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 M、N 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方案及理由
A.M 地:气候温和湿润B.M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 地:气候温和湿润D.N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根据垂直剖面气压变化判定热力环流方向应该是(   )
A.A→B→C→D→AB.A→C→D→B→A
C.A→B→D→C→AD.B→D→C→A→B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场春雨一场暖”反映了(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C.降水多少与气候的关系D.锋面活动与天气的关系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后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小题2】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小题4】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 )
A.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小题2】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B.E处气压比H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等压面向下弯曲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④、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②为赤道逆流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某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
A.a是城市,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应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小题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   )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