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某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
A.a是城市,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应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小题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 )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4 04:02: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乙图表示该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由乙图分析,关于甲图中①、②、③、④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8时至16时,从①到④
B.8时至16时,从②到③
C.16时至次日8时,从④到③
D.16时至次日8时,从②到①
【小题2】8时至16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B.④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C.②地气压最低
D.③地气压最低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高空等压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处为高气压中心
B.③处盛行下沉气流
C.①地的气温一定低于②地
D.②地垂直气压差小于①地
【小题2】若①②③④间形成热力环流,则②地可能为
A.白天的绿洲
B.白天的海洋
C.城市的郊外
D.夜晚的湖泊
同类题3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同类题4
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
S
。当T
S
≥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T
S
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上升到_______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________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________时以后。
同类题5
读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
(2)描述乙地传统民居景观特征,并从地理学角度分析说明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原因。
(3)补绘丙库区与沿岸地区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此时正确的环流方向,并简析水库建成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