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虚线为高空等高线,实线为高空等压面,ABC为近地面的三个点,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③C.④D.⑤
【小题2】仅考虑热力因素,A、B、C三地温度最低的是
A.AB.BC.CD.不能确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的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月球表面白天的热量收支箭头缺失,请补画上去,使之正确表示月面的受热过程。
(2)上图中,A、B、C、D四个箭头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箭头,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箭头。
(3)关于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冬天晴朗的夜里,人们用人造烟幕防御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
B.夏日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C.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很强,但由于大气稀薄,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弱,所以气温不太高
D.晚秋阴天的夜晚不会有霜冻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很弱
(4)简述地球大气为什么能减小昼夜温差?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地区1月均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虚线范围内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简述成都西部等温线密集的原因。
(2) 成都与武汉纬度相当,但1月均温相差较大。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 描述110°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区域及周边地区2016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间甲地的风向是()
A.西北B.东南C.东北D.西南
【小题2】图示时刻( )
A.甲地寒风凛凛B.乙地正遭受寒潮影响C.丙地阴雨绵绵D.丁地锋面正向东移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25题。

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B.亚欧大陆C.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风的形成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东亚季风
B.气压带、风带
C.海陆间水循环
D.热岛效应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豫北乡村的深秋,我常在清晨无边的大地上看霜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 ”——摘自《知识窗》,回答第5小题。
5.最易出现霜的气象条件是
A.太阳辐射过强B.地面辐射过弱C.大气逆辐射过弱D.大气逆辐射过强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气象局与交通部2006年10月15日联合发布全国主要公路气象预报:15日20时至16日20时,……内蒙古中部的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对流旺盛,若对流层大气m现逆温现象可以抑制沙尘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10℃,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 )
A.4℃以下B.-4℃以下C.-6℃似下D.60℃以下
【小题2】上图右侧是“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 )
A.①时段B.②时段C.③时段D.④时段
【小题3】若只考虑风力与水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
对流因素,则尤其以春季最多,原因主要有    (    )
①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的地面状况更干燥、裸露
②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的地面植被更多
③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m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
④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减少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6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环节有()
A.①④B.②③C.②⑤D.②④
【小题2】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小题3】下列关于④、⑤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⑤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④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④越强
【小题4】有利于降低大气“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A.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率
B.增加使用天然气比重
C.大量使用家庭轿车
D.提倡洁净煤燃烧技术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地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及不利的各一气候要素,并写出适宜发展的农业活动。
(2) 说出乙区域夏季大气环流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并说明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说出图中甲区域日照时数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