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地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及不利的各一气候要素,并写出适宜发展的农业活动。
(2) 说出乙区域夏季大气环流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并说明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说出图中甲区域日照时数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12-05 07:41: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说出M、N两支洋流的性质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N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同类题2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风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风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该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同类题3
下图为100°E附近某海平面气压状况图(注:图中气压差为实际气压与1 020 hPa之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M地气压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海拔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小题2】下列四地风速最小的是( )
A.10°N~15°N
B.20°N~25°N
C.45°N~50°N
D.55°N~60°N
同类题4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海南岛7月等温线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比较甲、乙两河段主要开发利用方向有何不同,并说明理由。(4分)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示天气系统的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试比较图中气流一与气流二在性质上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请写出图中曲线M和曲线N所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并比较其雨区分布的差异。
(4)请分析M、N两雨区形成的共同发展过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