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风的形成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东亚季风
B.气压带、风带
C.海陆间水循环
D.热岛效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05 08:10: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其他情况相同的四地中,夜晚近地面温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2
受强西风影响,旗云的风向一般会指向东方。有经验的登山队员,常常根据旗云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大小,珠峰旗云有“世界最高的风向标”之称。如果旗云自西南向东北飘动,且在离开峰顶后云顶高度逐渐上升,则表明
A.大气对流运动强,不适宜登山
B.峰顶西南风强,不适宜登山
C.有降雪天气,不适宜登山
D.峰顶西南风弱,适宜登山
同类题3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菲律宾人口9223万,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该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二战后一直不能自给。
(1)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析板块运动对吕宋岛地形的影响。(8分)
(2)简述菲律宾稻米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8分)
(3)简述马尼拉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同类题4
杭州某学校一兴趣小组选择晴天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水和沙土,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前25分钟烧杯都放在室外,后25分钟把烧杯都拿回室内,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最后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右图。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有关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1代表水的温度变化
B.曲线变化可知沙土的比热容比水小
C.曲线2代表沙土的温度变化
D.曲线变化可知沙土的比热容比水大
同类题5
我国古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诗句中导致“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A.②增强
B.③减弱
C.④减弱
D.⑤增强
【小题2】“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云《歌》)与诗句相关的是:
A.日影变化和地球公转有关
B.反映太阳高度日变化
C.夕中时太阳位于西北
D.日中时太阳位于正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