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小题2】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④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小题3】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④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丙 | D.乙丁 |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热力环流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丁丙 |
C.甲丁丙乙 | D.丁丙乙甲 |
A.下垫面相同时,甲地昼夜温差大于乙地 |
B.若甲、乙分别为陆地和海洋,图示可能为白天 |
C.若图示为城郊间环流,则甲地可能为郊区 |
D.若①表示东亚地区的夏季风,则其风向可能为东北风 |
读“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小题2】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它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小题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 B.②减弱 | C.③减弱 | D.④增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住于高空,箭头表示各点间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 B.②>④>③>①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①>② |
A.若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区 |
B.若图表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②处为陆地 |
C.若图表示白天山谷与山顶间的热力环流,则④处为山顶 |
D.若图表示冬季距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季风环流,则②处为太平洋 |
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区
【小题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小题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 B.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该日昼短夜长 | D.图中河段有凌汛现象 |
A.墨西哥城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D.居住罗马城的市民正遭遇阴雨连绵的天气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甲的热力状况是(受热或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甲、乙哪一个是城市,并说明理由。(2分)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请写出甲、乙的纬度:甲;乙。并说出②的近地面的风向为风。(3分)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请判断该海域所处半球(南或北)。并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③;④。(4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甲的热力状况是(受热或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甲、乙哪一个是城市,并说明理由。(2分)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请写出甲、乙的纬度:甲;乙。并说出②的近地面的风向为风。(3分)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请判断该海域所处半球(南或北)。并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③;④。(4分)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小题2】右图中能说明上题实验结果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1】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 B.12℃ | C.10℃ | D.8℃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反射作用 |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逆辐射强 |
C.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的散射作用 |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二氧化碳较多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
读下图,若图中所示的是海陆热力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
B.②表示低气压吹向高气压 |
C.③表示受热膨胀上升 |
D.常出现在夏季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