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分别是:
A.气压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 B.气压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
C.地表受热不均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③地 |
A.①②之间盛行西北风 | B.④⑤之间盛行西北风 |
C.①②之间盛行东南风 | D.④⑤之间盛行东南风 |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使大气混浊并造成视程障碍的叫霾。刚入12月,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右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小题2】雾霾笼罩时,图中

【小题1】下列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A.燃煤取暖 | B.汽车拥有量大 |
C.大风天气 | D.天气晴朗干燥 |
A.①将增强 | B.②将减弱 |
C.③将减弱 | D.④将增强 |
读“某国位置及相关资料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甲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城市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平均气温(℃) | 17.0 | 25.7 | 24.7 | 28.9 |
降雨量(mm) | 13.2 | 8.7 | 0.0 | 1.1 |
【小题1】关于甲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沿海,海洋性气候显著 | B.位于内陆,降水稀少 |
C.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干冬湿 | D.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影响,气候干热 |
A.地广人稀,外来人口多从事农牧业 | B.当地以白种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
C.因为石油危机,当地居民大量外迁 | D.侨汇、石油、旅游是当地经济的支柱 |
图是北半球近地面各种力对风的影响示意图,图中关于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
B.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速也越大 |
C.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
D.c是使风向向左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
按照热力环流的过程,其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①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②大气的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④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
①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②大气的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④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
A.④①③② | B.②①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①③②④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全球变暗是由于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世界大部分地区晴日能见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科学家们将之形容为“全球变暗”,在东亚、南亚、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尤其明显。结合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小题2】根据材料的描述,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小题1】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计10分)

(1)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1分)
(2)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1分)
(3)A、B两处受热的是 ,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冷却的是 ,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8分)

(1)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1分)
(2)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1分)
(3)A、B两处受热的是 ,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冷却的是 ,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8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 图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7月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4分)
(2)根据图乙描述B地气候类型和特征。(3分)
(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简要分析良好的植被条件对该区域水循环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 图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7月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4分)
(2)根据图乙描述B地气候类型和特征。(3分)
(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简要分析良好的植被条件对该区域水循环产生的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