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丁丙乙
D.丁丙乙甲
【小题2】关于图中热力环流描述正确的是
A.下垫面相同时,甲地昼夜温差大于乙地
B.若甲、乙分别为陆地和海洋,图示可能为白天
C.若图示为城郊间环流,则甲地可能为郊区
D.若①表示东亚地区的夏季风,则其风向可能为东北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24 07:4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某校学生设计的模拟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
①纸条M下降②纸条N上升③纸条M右偏 ④纸条N左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该实验模拟的是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水循环的三态变化
C.大气的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题3】能用该模拟实验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B.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同类题2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了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要验证的地理原理是温室效应
B.该实验要验证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
C.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和纸片B均向右偏
D.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和纸片B均向左偏
同类题3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小题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小题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同类题4
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这提升了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高处不胜寒”直接相关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A.大气吸收①辐射减少
B.地面吸收②辐射增多
C.大气吸收③辐射增多
D.地面吸收④辐射减少
同类题5
读某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回答下题。
【小题1】该气候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小题2】7、8月份该地降水较少的原因是()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西北季风控制
D.西风控制
【小题3】该地的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