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 地球上的大气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
- 常见天气系统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按气流运动状况,甲处属于 (天气系统),并简析该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2)未来几日,受锋面系统影响乙地气温 (上升/下降),气压 (上升/下降),出现_________天气。试从防灾角度提出乙地农业防御措施。
下图为我国2019年2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hPa)。

(1)按气流运动状况,甲处属于 (天气系统),并简析该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2)未来几日,受锋面系统影响乙地气温 (上升/下降),气压 (上升/下降),出现_________天气。试从防灾角度提出乙地农业防御措施。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甲)。当夜晚温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乙“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小题1】“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A.9~10米 | B.7~8米 | C.6~7米 | D.4米以下 |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压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指出台风“玲玲”所属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中心气流运行方向为______。
(2)在台风中心由P点向Q点移动过程中,丙点风向是如何变化的?
(3)台风“玲玲”在朝鲜登陆时,说出当地天气的变化。
(4)为了降低台风危害,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材料:台风“玲玲”于2019年9月7日在朝鲜登陆,演变为温带气旋。下图为9月8日17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虚线为台风“玲玲”部分移动路径。

(1)指出台风“玲玲”所属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中心气流运行方向为______。
(2)在台风中心由P点向Q点移动过程中,丙点风向是如何变化的?
(3)台风“玲玲”在朝鲜登陆时,说出当地天气的变化。
(4)为了降低台风危害,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下图为“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发布的2019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移动路径。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海贝思”生成于西北_______洋。
(2)描述台风“海贝思”的移动路径。
(3)台风“海贝思”势力最强的时间是 (选择填空)。
(4)受台风“ 海贝思” 影响, 日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等。
(5)从个人角度,例举预防台风灾害的措施。

(1)台风“海贝思”生成于西北_______洋。
(2)描述台风“海贝思”的移动路径。
(3)台风“海贝思”势力最强的时间是 (选择填空)。
A.10月06日08时 | B.10月13日05时 |
C.10月09日08时 | D.10月08日08时 |
(5)从个人角度,例举预防台风灾害的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淮河干流及长江之间的支流汛期多在 月份。
(2)从自然原因分析(气候、地形、水系)淮河中、下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3)建国后淮河洪灾频率大为降低,推测淮河在上游和中下游分别采取了哪些有效治理措施。
材料一:据历史文献记载,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00多年里,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水灾350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50年中,流域洪涝灾害更为严重。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较大的洪涝灾害约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
材料二:左图为淮河及其主要支流分布图,右图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推移图。

(1)淮河干流及长江之间的支流汛期多在 月份。
(2)从自然原因分析(气候、地形、水系)淮河中、下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3)建国后淮河洪灾频率大为降低,推测淮河在上游和中下游分别采取了哪些有效治理措施。
鄂霍茨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冬季大部分海域被海冰覆盖。该海域的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会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观。北海道是流冰的最佳观赏地点,但流冰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常有游客无功而返。下图示意鄂霍茨克海流冰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海道流冰最佳观赏季节是
A.10-12月 | B.11次年1月 |
C.1月-3月 | D.3月-5月 |
A.纬度、洋流 | B.季风、洋流 |
C.河流、季风 | D.地形、季风 |
A.气候变暖融冰减少 | B.冬季风势力强劲 |
C.河流携带浮冰减少 | D.海上多大雾天气 |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I 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_________。
(3)月球没有大气,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剧烈,白天温度高达127oC,夜晚可以下降到-183oC。请回答为什么地球上的昼夜温差没月球大?____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I 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_________。
(3)月球没有大气,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剧烈,白天温度高达127oC,夜晚可以下降到-183oC。请回答为什么地球上的昼夜温差没月球大?____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
读“某植物的含水量、气温及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如果该植物分布在北半球,则此时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植物含水量日变化线 | B.新疆瓜果甜与②线相关 |
C.③为气温日变化线 | D.植物含水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 |
A.亚洲高压势力最强 | B.澳大利亚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
C.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 | D.地中海沿岸的葡萄进入成熟期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分析T、H两企业合作生产乳制品的有利条件

图中甲国的奶牛全年有近10个月是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加工乳制品时严格执行欧盟标准。2014年11月,甲国T企业与我国H企业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由T企业提供奶源,在中国进行乳制品生产。
(1)比较E、F两地气温差异,并分析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2)分析T、H两企业合作生产乳制品的有利条件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1月0 ℃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而日本1月0 ℃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从自然条件考虑,在朝鲜半岛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小题1】我国1月0 ℃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而日本1月0 ℃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是个岛国,受海洋的影响更大 | B.日本的纬度位置比较低 |
C.日本多山,平均海拔更高 | D.日本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
A.水稻 | B.青稞 |
C.天然橡胶 | D.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