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 地球上的大气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
- 常见天气系统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市气象台2019年11月23日16时45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北京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将下降10℃左右,24日白天有4、5级偏北风,阵风7级,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请注意防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市气象台界定寒潮的标准主要有
①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下 ②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③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 ④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①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②深秋到初春
③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④夏秋季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自东向西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 B.主要发源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
C.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 D.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剧烈影响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正常年份,长江中下游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为梅雨天气,7月下半月至8月为伏旱天气。比较梅雨天气与伏旱天气的特征,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3)每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河漫滩平原广布,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请简述该地区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
2016年1月下旬,受多股冷空气影响,低温天气频现,被称为世纪寒潮,我国内蒙古、东北、西北、华北、黄淮等地,普遍温度下降6℃至8℃,华北北部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江南及云南等地局地降温幅度达10-14℃左右。
(2)正常年份,长江中下游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为梅雨天气,7月下半月至8月为伏旱天气。比较梅雨天气与伏旱天气的特征,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3)每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河漫滩平原广布,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请简述该地区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2】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小题1】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海陆轮廓 | D.洋流 |
A.大气环流 | B.山脉阻挡 | C.海拔高低 | D.海陆分布 |
北半球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湖泊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小题2】该湖泊12、1月水量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该湖泊沿岸植被景观最有可能是

【小题1】该湖泊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3 | B.6月 | C.9月 | D.12月 |
A.受西风的影响 |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
A.针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常绿阔叶林 | D.落叶阔叶林 |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超强台风)于8月⑩0日01时45分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登陆。下图为“利奇马”登陆时亚洲部分地区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 | B.![]() |
C.![]() | D.![]() |
A.台北吹西北季风 | B.北京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
C.广州可能出现梅雨天气 | D.黄河下游比长江下游风力强 |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月份中,N地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 )
【小题2】影响MN沿线多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下列月份中,N地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昼长时间 | B.地形地势 |
C.植被覆盖率 | D.大气环流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简述甲地成为“天文观测完美之地”的区位条件。
(3)简述①山脉植物种类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的环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地区的大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右图为8月某日南美洲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
材料二:甲地沿海的高地是天文观测的完美之地,一些天文学家正份建史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以便观测更多更遥远的天体
(1)说出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雨林区的部位,并阐述其原因。(2)简述甲地成为“天文观测完美之地”的区位条件。
(3)简述①山脉植物种类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的环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下图为一次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
【小题2】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少数地区依然有烧荒种植作物现象,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 )
【小题3】读苏门达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气温 | B.降水 | C.风向 | D.光照 |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 | B.烧荒后肥力下降 |
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 D.作物生长需肥多 |
纳米布沙漠(下左图)年降水量不足10mm,这里的生物经过长期进化具备了一定的适应干旱环境能力。早晨时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甲虫壳能将空气中水汽液化,为甲虫提供生存必需的水源。受纳米布甲虫的启发,人类发明了“空中取水灌溉系统”,实现了干旱区的低能耗、低水耗供水,其工作原理见下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纳米布沙漠降水较少的影响因素有( )
A.纬度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洋流 |
A.增加西北地区水资源数量,缓解水资源短缺 |
B.优化农业灌溉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C.空中取水会降低大气湿度,加速植物叶片蒸腾 |
D.距海较远,空中水汽含量较少 |
读台风气压分布图(下图),图中圆形曲线表示等压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 ,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_______ 区域。
(2)台风灾害主要由_______ 造成。
(3)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____ 。减轻该灾害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 。
(4)如某地此时吹西北风,则此时台风中心位于该地_______ 方向。

(1)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况是
(2)台风灾害主要由
(3)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
(4)如某地此时吹西北风,则此时台风中心位于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