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核电站的协议》。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协议时
【小题2】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1】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协议时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
B.非洲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
D.中国广州花市人海如潮 |
A.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B.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D.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
读某日昏线图,ac为昏线的顶点,b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太阳高度大于a、c点 |
B.c点物体影子始终朝向正北方 |
C.a、b、c三点可能在同一个经线圈上 |
D.a、c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不可能经过b点 |
湖北某一中学(114°E 31°N)地理兴趣小组,为寻找生活中的地理,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表为四位同学从大自然中寻找方向的证据,不能正确判断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某小组同学经过半年多来的观察发现,日影方位与时间(下图中为北京时间)的有一定规律,他以树影来记录,图中记录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1】下表为四位同学从大自然中寻找方向的证据,不能正确判断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某小组同学经过半年多来的观察发现,日影方位与时间(下图中为北京时间)的有一定规律,他以树影来记录,图中记录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下左图为①、②、③三地夏至日直立杆的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杆的长度均为1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小题2】位于①地的某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了别墅式海滨景观房,并宣传四季可观海上日出(假设天气晴朗),开盘后房屋销售一空。入住后,出现住户把开发商告上法庭的现象,右上图为该小区住户分布示意图,其原因可能是()

【小题1】①、②、③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A.夏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
B.冬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
C.全年,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
D.楼间距太小,根本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
石家庄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正午太阳高度观测活动,下表示意部分观测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石家庄市的纬度大约是( )
【小题2】1月22日石家庄市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小题1】石家庄市的纬度大约是( )
A.36°N | B.38°N |
C.40°N | D.45°N |
A.15° | B.28.5° |
C.38° | D.45.5° |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图3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3年8月余姚平均气温高于福鼎,其主要成因是
【小题2】“菲特”期间,余姚降水量大于福鼎,其主要影响因素
【小题3】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小题1】2013年8月余姚平均气温高于福鼎,其主要成因是
A.月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 B.受副高影响大 |
C.多阴雨连绵天气 | D.受暖流影响 |
A.地形 | B.台风 | C.冷锋 | D.暖锋 |
A.50°<X≤70° | B.23.5°<X≤50° |
C.50°≤X<73.5° | D.70°<X≤73.5°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右图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小题2】右图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小题3】甲点位于北半球某经线与晨线的交点,6月22日甲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范围

【小题1】左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右图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海沟 | B.海岭 | C.褶皱山 | D.裂谷 |
A.0°~66.5° | B.23.5°~66.5° | C.47°~90° | D.23.5°~90° |
下图为南美洲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5个地区,植被类型相同的是
【小题2】当北京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达到最大时
【小题3】影响⑥地降水主要因素的是

【小题1】图中5个地区,植被类型相同的是
A.①② | B.②⑤ | C.③④ | D.①⑤ |
A.①地昼短夜长 | B.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小值 |
C.③地处于多雨季节 | D.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 |
A.海陆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洋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