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昼夜长短的计算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图中太阳直射____________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节气为 (北半球)。
(2)图中A、B、C、D四点中,同时看到旭日东升的是 。
(3)图中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C>D>A C.D>A>B>C D.C>B>A>D
(4)A点夜长为 小时,B点日出时间为 点,D地方时为 点
(5)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适宜到南极考察的时期 B、A点所在经线昼夜长短相同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⑹若B在经线60°E上,则上海小明此时给远在纽约(约75°W)的姑妈打电话,他应说:( )
A.早上好 B.中午好 C.晚上好 D.ABC都行
⑺国际日界线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以西为__________(东或西)十二区,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______(加或减)一天,但时刻不变。

(1)此时,图中太阳直射____________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节气为 (北半球)。
(2)图中A、B、C、D四点中,同时看到旭日东升的是 。
(3)图中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C>D>A C.D>A>B>C D.C>B>A>D
(4)A点夜长为 小时,B点日出时间为 点,D地方时为 点
(5)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适宜到南极考察的时期 B、A点所在经线昼夜长短相同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⑹若B在经线60°E上,则上海小明此时给远在纽约(约75°W)的姑妈打电话,他应说:( )
A.早上好 B.中午好 C.晚上好 D.ABC都行
⑺国际日界线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以西为__________(东或西)十二区,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______(加或减)一天,但时刻不变。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中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回答下列(1)-(3)题。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填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填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图示时间北半球节气为 。
(2)③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
(3)②点在④点的__________方向,此时②点昼长为 小时。
(4)此图所示时间前后,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如何?

(1)图示时间北半球节气为 。
(2)③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
(3)②点在④点的__________方向,此时②点昼长为 小时。
(4)此图所示时间前后,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如何?
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 )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⑵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
⑷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该日公转的速度较 (快/慢)。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该日后宿迁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
⑸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⑹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南/北),正在往 (南/北)移动。

⑴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⑵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
⑷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该日公转的速度较 (快/慢)。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该日后宿迁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
⑸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⑹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南/北),正在往 (南/北)移动。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晚的是( )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植物有机物的积累与光照时间长短相关,冬至日,在气温和天气状况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各地同种农作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 ( )
A.眉山 | B.乌鲁木齐 | C.北京 | D.哈尔滨 |
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位置示意图”,右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左图中的D处球面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当地球运动到左图中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
(3)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C的天数是186天,从C到A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左图中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右图的移动过程是__ _;此期间海口市(约20°N)白昼长短的变化是______。
(5)右图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的时段是______。

(1)请在左图中的D处球面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当地球运动到左图中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
(3)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C的天数是186天,从C到A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左图中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右图的移动过程是__ _;此期间海口市(约20°N)白昼长短的变化是______。
(5)右图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的时段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