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昼夜长短的计算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 B.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 D.赤道上昼夜平分 |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月______日。
(2)图中晨线是________。此后几天,南宁( 22°48′N, 108°19′E)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
(4)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D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5)甲在B点的________方位?
(6)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7)计算此时75°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________。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月______日。
(2)图中晨线是________。此后几天,南宁( 22°48′N, 108°19′E)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
(4)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D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5)甲在B点的________方位?
(6)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A.等于1/2 | B.等于1/3 | C.小于1/2 | D.大于1/2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读图10,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从秋分到冬至期间

【小题1】图中
A.立春-我国各地正午的日影朝北 |
B.立夏-北半球各地日出方向为东南 |
C.立秋-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
D.立冬-南极大陆仍有部分地区处于极夜 |
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
B.亚马孙河流量渐小 |
C.非洲草原逐渐枯萎 |
D.亚洲高压逐渐增大 |
晓宇学习了一些关于中国气候的气象谚语后默写下来,默写正确的是
A.南风暖来北风寒,东风湿来西风干 | B.群雁北飞天将冷 群雁南飞天将暖 |
C.南风发冷,北风热 | D.吃了春分饭,一天短一线 |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表示地轴的是。
(2)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
(3)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地球在图中的位置是,此时段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北京某学校正午升旗杆的影子变。

(1)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表示地轴的是。
(2)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
(3)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地球在图中的位置是,此时段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北京某学校正午升旗杆的影子变。
2016年公共假期中,我国各地夜最短的是
A.清明节(4月2日-4月4日) | B.春节(2月7日至13日) |
C.中秋节(9月15日-9月17日) | D.端午节(6月9日-6月11日) |
2017年2月10日,敦煌研究院再次提及了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六幅《玄奘取经图》。右图是壁画中的一幅,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敦煌壁画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砂砾岩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日关于敦煌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敦煌壁画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小题1】此日关于敦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方向日落 | B.白昼将变短 |
C.太阳高度角将变大 | D.正午影长渐变短 |
A.光照充足 | B.人类活动少 |
C.空气干燥 | D.坚硬变质岩 |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极圈至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1)-(4)题。

甲 乙
(1)读图甲,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
(2)读图甲,此时,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____________ (要求:具体到某月某日某时某分)。
(3)根据图甲的信息,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乙中_____ _点,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为_______。
(4)根据图甲的信息,此时地球上今天和昨日所占的经度范围之比为 ____。


甲 乙
(1)读图甲,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
(2)读图甲,此时,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____________ (要求:具体到某月某日某时某分)。
(3)根据图甲的信息,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乙中_____ _点,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为_______。
(4)根据图甲的信息,此时地球上今天和昨日所占的经度范围之比为 ____。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
【小题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放鞭炮,守岁拜年 | B.荡秋千,踏青插柳 | C.庆国庆,国富民强 | D.食粽子,纪念屈原 |
A.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 B.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
A.地球位于A点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
B.地球位于B点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 |
C.地球位于C点时,公转速度开始减慢 |
D.地球位于D点时正午太阳高度上海>北京>大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