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昼夜长短的计算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的日照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各地昼最长 | B.赤道上昼夜平分 |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 D.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近年来,我国广州、银川、西安、齐齐哈尔等许多城市郊区出现较大面积的向日葵种植。向日葵在盛开前,叶子和花盘白天随太阳从东转向西,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夏季向日葵花盘刚盛开时段,广州的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比西安( )
【小题2】下列有关我国多地城市郊区都能种植向日葵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1】在夏季向日葵花盘刚盛开时段,广州的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比西安( )
A.小 | B.大 | C.相等 | D.无法比较 |
A.农业观光 | B.农业产值高 | C.气候适应性强 | D.土地租金低 |
我国海南岛南部三亚的纬度约为18°N,一年内最短白昼约为11小时,最长约为13小时,差值为2小时;我国领土最北端的漠河(纬度约为53°N)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差值为10小时。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1】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都是严寒的冬季 |
B.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
C.三亚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
D.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
A.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不大 |
B.夏季漠河气温比海南岛高 |
C.海南岛一年中可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
D.漠河有极昼极夜现象 |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国庆节假期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正在向 方向移动,即位于图中的序号 之间(选填①~②,②~③,③~④,④~①)。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点时,为北半球的 日(节气),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3)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的这一天,盐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的这一天,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 现象。
(5)太阳直射点从③点移至④点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

(1)国庆节假期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正在向 方向移动,即位于图中的序号 之间(选填①~②,②~③,③~④,④~①)。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点时,为北半球的 日(节气),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3)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的这一天,盐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的这一天,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 现象。
(5)太阳直射点从③点移至④点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
读某地一年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小题2】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六安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20°N | B.20°S | C.30°N | D.30°S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 B.昼夜平分 |
C.正值冬季 | D.正值盛夏 |
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C点的昼长为
【小题2】上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小题1】上图中C点的昼长为
A.24小时 | B.12小时 | C.20小时 | D.10小时 |
A.太原 | B.长春 | C.南昌 | D.昆明 |
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小题2】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小题1】上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A.a、b | B.a、C | C.b、C | D.b、d |
A.一定是正午 | B.一定是下午 | C.有可能是正午 | D.有可能是黑夜 |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汕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据此完成下题。
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
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
A.正值准静止锋控制多雨 | B.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 |
C.昼夜长短差别不大 | D.夜间出现霜冻现象 |
读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为北半球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纬线)。
(2)此时,有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
(3)此时,D点地方时为 时,和D点地方时相同的是 点。(填字母)
(4)若A点的经度为90°E,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5)ABCD四地中昼最长的是 ,夜最长的是 ,昼夜等长的是 。
(6)此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日落时刻为 时。
(7)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1)此图所示为北半球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纬线)。
(2)此时,有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
(3)此时,D点地方时为 时,和D点地方时相同的是 点。(填字母)
(4)若A点的经度为90°E,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5)ABCD四地中昼最长的是 ,夜最长的是 ,昼夜等长的是 。
(6)此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日落时刻为 时。
(7)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 B.正午的阳光比早上灼热 |
C.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 | D.太阳东升西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