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阴影表示黑夜,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日期相同的是 (    )
A.
B.
C.
D.
当前题号:1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示日期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据此回答2~4题。

【小题1】关于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70°E
B.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70°W
C.北京时间是3时20分
D.23°26′N正午太阳高度大于23°26′S
【小题2】关于图示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播种时期
B.北京地区正值沙尘暴多发时期
C.天山北麓牧民适宜在云杉林带以上牧场放牧的时期
D.长芦盐场受气候影响而生产量减少的时期
【小题3】图示时刻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分布情况与
A.甲图所示情况相同B.乙图所示情况相同
C.丙图所示情况相同D.丁图所示情况相同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下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题目。

【小题1】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A.东—西向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D.东北—西南向
【小题2】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如果地球不自转,就没有昼夜现象。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点Q位于晨昏线上,从Q点垂直上方往下看,可能看到晨昏线与经过该点纬线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回答题。

【小题1】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东北方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中各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丙地地方时接近正午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若黄赤夹角变小,则
A.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
B.温带的范围变小
C.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
D.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该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太阳俯视图,图中外圆为赤道,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8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极点为    (南、北)极点,
PB为    (晨、昏)线
(2)北半球节气是 。直射点地理坐标
纬度  ,经度   
(3)图中各点的地方时刻分别是:
D为   点,E为   点。A地夜长为______小时。
(4)A、B、D三地比较,线速度的大小关系
为: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  
(5)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   (南、北)发生偏转。
(6)A地位于D地的  方向。
(7)此日后3个月内,海口(20°N, 110°30′E)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选择填空)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四幅昼夜分布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B.C.D.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POQ=60°,∠POM=30°),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23°26′S,120°EB.23°26′S,120°W
C.23°26′N,60°ED.23°26′N,60°W
【小题2】图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B.伏尔加河正值枯水期
C.长江三峡水库正值泄洪期D.密西西比河出现凌汛现象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