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晨昏线(圈)的判断
- 光照图的判读
-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
- 昼夜交替现象的周期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甲地的时间是北半球___________(填节气)___________时。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三地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

(1)据图判断,甲地的时间是北半球___________(填节气)___________时。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三地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
下图△EFH和△EFG分别表示南半球某两个时刻的全部黑夜。

【小题1】当黑夜区域由△EFG变为△EFH过程中,时间可能是
【小题2】H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可能为

【小题1】当黑夜区域由△EFG变为△EFH过程中,时间可能是
A.6月 | B.2月 |
C.10月 | D.8月 |
A.220 | B.440 |
C.470 | D.550 |
下图为a和b两地同一日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X、Y分别为两地该日最大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X=75°,则Y必定为
【小题2】a地最有可能位于
【小题3】若b地位于南半球,则此时

【小题1】若X=75°,则Y必定为
A.0° | B.15° |
C.30° | D.45° |
A.马来群岛 | B.印度洋 |
C.南美大陆 | D.太平洋 |
A.长江入海径流量大最大 |
B.咸宁温泉旅游正值旺季 |
C.非洲草原动物向北迁徙 |
D.北冰洋海水盐度比较低 |
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关于图中M、P两地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自转线速度相同 |
B.同在北半球 |
C.M位于P的西北方 |
D.同在大陆西侧 |
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截止2013年,世界上共有5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下图为保护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入选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条件是
A. 远离城市光源、年降水量大 B. 持续黑夜时间长、靠近村庄聚落
C. 大气透明度高、远离城市光源 D. 空气水汽充沛、持续黑夜时间长
【小题2】有关5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分日5个保护区可以同时观测星空
B. 夏至日a保护区和e保护区的日出方位相似
C. d保护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c保护区的时间约为1个月
D. b保护区和e保护区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有18小时

【小题1】入选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条件是
A. 远离城市光源、年降水量大 B. 持续黑夜时间长、靠近村庄聚落
C. 大气透明度高、远离城市光源 D. 空气水汽充沛、持续黑夜时间长
【小题2】有关5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分日5个保护区可以同时观测星空
B. 夏至日a保护区和e保护区的日出方位相似
C. d保护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c保护区的时间约为1个月
D. b保护区和e保护区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有18小时
下表为12~2月三地昼长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状况。据表,有关①、②、③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距回归线比距赤道近 B. ②地:昼长季节变化最小
B.③地:终年无极昼极夜现象 D. 三地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南
地点 | 昼长 | 正午日影长度 |
① | 先增长,后减短 | 先增大,后减小 |
② | 不变 | 先减小,后增大 |
③ | 先减短,后增长 | 先增大,后减小 |
A.①地:距回归线比距赤道近 B. ②地:昼长季节变化最小
B.③地:终年无极昼极夜现象 D. 三地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南
下图表示地球从某极点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M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O点(图中晨昏线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
C.MO为晨线 |
D.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 |
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C.出现极昼现象 |
D.此时太阳方位位于O点的正北方 |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经纬网图,丙和乙在同一日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和6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10°N,45°W B. 15°N,50°E
C. 15°N、75°E D. 10°S、30°W
【小题2】若此时一架军机以每小时44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0°N的丁地,降落在丁地机场时,太阳刚好也降落在地平线上。则此日丁地的昼长为()
A. 12小时 B. 13小时
C. 14小时 D. 15小时

【小题1】若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和6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10°N,45°W B. 15°N,50°E
C. 15°N、75°E D. 10°S、30°W
【小题2】若此时一架军机以每小时44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0°N的丁地,降落在丁地机场时,太阳刚好也降落在地平线上。则此日丁地的昼长为()
A. 12小时 B. 13小时
C. 14小时 D. 15小时
读某半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南半球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季节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
(2)A和B点处在 (填“晨线”或“昏线”)上,这一天B点昼长为 小时。
(3)图中A、B、C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此时重庆(3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1)此时南半球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季节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
(2)A和B点处在 (填“晨线”或“昏线”)上,这一天B点昼长为 小时。
(3)图中A、B、C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此时重庆(3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