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20°N, 30°E B、25°N, 25°E
C、23°26′N, 60°W D、40°S, 120°W
(2)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3)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
① ②
③ ④
(4)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段。
(5)当地球从③运动到⑤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段是( )
A、a B、b C、c D.、d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20°N, 30°E B、25°N, 25°E
C、23°26′N, 60°W D、40°S, 120°W
(2)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3)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
① ②
③ ④
(4)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段。
(5)当地球从③运动到⑤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段是( )
A、a B、b C、c D.、d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下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

【小题1】5月30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小题2】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小题1】5月30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巴黎夜幕深沉 | B.伦敦烈日当空 |
C.在北京的人们正在欣赏日出 | 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西北—东南走向 | D.东北—西南走向 |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拨动该地球模拟地球自转,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有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地方时差异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太阳直射点,则日期为6月22日前后 |
B.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
C.若黄赤交角减小则温带的范围减小 |
D.目前黄赤交角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是__________(节气),为________月_______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
(2)d—e时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移动。
(3)北京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的时段为________。

(1)b点是__________(节气),为________月_______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
(2)d—e时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移动。
(3)北京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的时段为________。
读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它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
(3)图示为北半球 (节气)的光照情况,日期为 前后。
(4)图中B点(90°E)正值地方时________时,北京时间(120°E)为_________时。
(5)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6) 图中A、B、D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
(8)这一天,B、C、D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它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
(3)图示为北半球 (节气)的光照情况,日期为 前后。
(4)图中B点(90°E)正值地方时________时,北京时间(120°E)为_________时。
(5)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6) 图中A、B、D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
(8)这一天,B、C、D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
下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N点地方时
【小题2】图示季节正确的地理现象是

【小题1】此时N点地方时
A.大于12点40分 | B.小于12点40分 |
C.等于12时40分 | D.小于11时20分 |
A.长江入海口的盐度偏高 | B.直射点北移,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C.图示时刻宜昌的日影朝西北,日落时日影为东南方向 | D.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为西北风,是南极科学考察最理想的季节 |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38.1°N,142.6°E)处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地震及海啸造成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达24 000多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地震发生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所占的比例大约是( )
【小题2】在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小题1】地震发生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所占的比例大约是( )
A.1/4 | B.2/3 | C.1/3 | D.3/4 |
A.北半球,向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北移 |
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A处时接近公转轨道的________点,地球公转到D处时节气是________.
(2)当地球运行到C点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正向________移动。
(3) 2017年9月26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向________方向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________(变快或变慢)。这个时间段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放鞭炮,守岁迎春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吃月饼,共庆团圆 D.望双星,鹊桥相会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A点运行到A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这叫做________.

(1)地球公转到A处时接近公转轨道的________点,地球公转到D处时节气是________.
(2)当地球运行到C点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正向________移动。
(3) 2017年9月26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向________方向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________(变快或变慢)。这个时间段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放鞭炮,守岁迎春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吃月饼,共庆团圆 D.望双星,鹊桥相会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A点运行到A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这叫做________.
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目前的角度是23°26′ |
B.赤道面和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
C.黄赤交角的大小随太阳直射点的往返移动而变化 |
D.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