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球从春分日运行至夏至日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表示是( )
【小题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

【小题1】地球从春分日运行至夏至日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表示是( )
A.A | B.B |
C.C | D.D |
A.A和B | B.B和C |
C.C和D | D.D和A |
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
(2)图中EC表示______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季。
(3)此刻,图中A、B、C、D四处的地方时是:A____时,B______时,C_____时,D____时。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
(2)图中EC表示______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季。
(3)此刻,图中A、B、C、D四处的地方时是:A____时,B______时,C_____时,D____时。
读“地球某时刻晨昏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图是以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___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时。
(2)MPN为____线,其中MP是____线,PN是____线。MPN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____时针。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
(4)F点昼夜交替的时间是____小时,全球该日新旧日期范围之比为____。

(1)该图是以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___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时。
(2)MPN为____线,其中MP是____线,PN是____线。MPN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____时针。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
(4)F点昼夜交替的时间是____小时,全球该日新旧日期范围之比为____。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20°N,30°E) B.(25°N,25°E)
C.(23.5°N,60°W) D.(40°S,120°W)
(2)写出③、④点的节气名称 ③ ④
(3)地球公转至图③位置时,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该日极昼的范围是 。
(4)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
A. ① B.② C. ③ D.④
当地球位于⑤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
简要说明当地球位于 ① 位置时北半球昼长的分布规律.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20°N,30°E) B.(25°N,25°E)
C.(23.5°N,60°W) D.(40°S,120°W)
(2)写出③、④点的节气名称 ③ ④
(3)地球公转至图③位置时,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该日极昼的范围是 。
(4)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
A. ① B.② C. ③ D.④
当地球位于⑤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
简要说明当地球位于 ① 位置时北半球昼长的分布规律.
每年10月1日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福建厦门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会议开幕时,地球的公转位置约位于上图中( )
【小题2】在此期间( )

【小题1】会议开幕时,地球的公转位置约位于上图中(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A.即将迎来中国农历白露节气 | B.厦门昼长夜短且昼变长 |
C.厦门与运城相比昼长更长 | D.我国南极长城科考站的人员看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