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仰光(170 N, 960 E)和凯恩斯(17 S,146 E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日期中,两地正午太阳亮度同时增大的是
【小题3】夏至日,一架飞机在仰光(昼长约13小时)日出时起飞前往凯恩斯,并于当日凯恩斯日落时安全降落,则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小题1】关于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凯恩斯气温年较差大于仰光 | B.形成原因相同 |
C.仰光降水季节变化大于凯恩斯 | D.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
A.春分至春分后20天内 | B.夏至前20天内至夏至 |
C.秋分前20天内至秋分 | D.冬至至冬至后20天内 |
A.8小时40分 | B.15小时20分 |
C.9小时40分 | D.16小时20分 |
下图中,a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该日黄河水量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地方时。
(2)说出该日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3)说出该日后C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4)据上图信息,在下图中,绘制出该日太阳光照情况。

绘图要求:①用阴影标出夜半球;②至少标出两条经线的度数。

(1)写出a点的地方时。
(2)说出该日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3)说出该日后C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4)据上图信息,在下图中,绘制出该日太阳光照情况。

绘图要求:①用阴影标出夜半球;②至少标出两条经线的度数。
我国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2012年12月21日实地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北极星与观
测者的连线和地平面的夹角)为27°30',日出时间为7时38分,日落时间为18时02分(均为北
京时间)。白天阴,气温8℃,夜间小雨,气温5℃,风向:东南风,风力: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材料中“某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B. 植被以温带落阔叶林为主
B.位于高原地区,地表平坦 D. 全年无夏,春秋相连【小题2】材料中“某地”的昼长为
A.12小时 B. 10小时47分
B.13小时13分 D. 10小时24分【小题3】材料中“某地”位于昆明(25°N 103°E)的
A.西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测者的连线和地平面的夹角)为27°30',日出时间为7时38分,日落时间为18时02分(均为北
京时间)。白天阴,气温8℃,夜间小雨,气温5℃,风向:东南风,风力: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材料中“某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B. 植被以温带落阔叶林为主
B.位于高原地区,地表平坦 D. 全年无夏,春秋相连【小题2】材料中“某地”的昼长为
A.12小时 B. 10小时47分
B.13小时13分 D. 10小时24分【小题3】材料中“某地”位于昆明(25°N 103°E)的
A.西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乙图所表示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的__________(节气),乙图中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乙图中AC两点共同的现象是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4)乙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6)当北京“秋高气爽”时,地球甲图中位于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 点。

(1)乙图所表示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的__________(节气),乙图中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乙图中AC两点共同的现象是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4)乙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6)当北京“秋高气爽”时,地球甲图中位于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 点。
我国的中小学校学生放寒假期间,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移动的规律是:( )
A.在北半球,始终南移 | B.在北半球,先南移,后向北移 |
C.在南半球,始终北移 | D.在南半球,先北移,后向南移 |
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 0 — 6° 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间段。下图为 “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小题2】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小题3】与“曙暮光”成因相同的是

【小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A.约12 分钟左右 | B.约15 分钟左右 |
C.约24 分钟左右 | D.约30 分钟左右 |
A.反射作用 | B.折射作用 | C.吸收作用 | D.散射作用 |
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
B.漠河北极村出现白夜现象 |
C.曼哈顿街道出现的悬日现象 |
D.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 |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这一天开始起,每隔九天算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尽桃花开。”。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小题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小题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 B.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
C.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 D.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
下图中(右图)为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B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
(2)该日,地球位于左图中的__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慢),该季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
(3)左图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此时中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风。

(1)右图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B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
(2)该日,地球位于左图中的__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慢),该季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
(3)左图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此时中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风。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C.北半球昼夜等分 |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