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②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①处用斜线表示夜,画出昼夜状况。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为 日,时间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上。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且向 方向移动。
(5)地球从①开始,再回到①所用的时间为 ,叫做一个 年。

(1)在图中②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①处用斜线表示夜,画出昼夜状况。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为 日,时间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上。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且向 方向移动。
(5)地球从①开始,再回到①所用的时间为 ,叫做一个 年。
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在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器箭分离时()
A. “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在亚洲上空
B. 甲地的区时为2日5时48分
C.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D. 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小题2】图中能反映此日后20天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1】器箭分离时()
A. “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在亚洲上空
B. 甲地的区时为2日5时48分
C.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D. 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小题2】图中能反映此日后20天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09年2月7日,图中所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图中北部地区则洪水泛滥,350毫米的雨量导致大水冲进城镇,淹没农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沿经线方向从火灾多发地到洪水区()

【小题1】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
C.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
D.此时农民正为播种小麦做准备 |
A.自然带更替主要表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
B.年降水量逐渐增 |
C.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D.当日的昼长逐渐变长 |
随着第十六颗北斗导舰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执道,北斗卫星网络服务范围已覆盖亚太,成为与美国的GPS并列的卫星导航系统。读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第十六颗北斗导肮卫星的发射时间是北京时间()
【小题2】此时()

【小题1】第十六颗北斗导肮卫星的发射时间是北京时间()
A.4月30日9时50分 | B.9月19日3时10分 |
C.10月25日23时33分 | D.6月27日18时14分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在变大 |
B.淄博的昼长正在变短 |
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 |
D.新的一天的范围大于旧的一天的范围 |
材料:“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但是,不到一百公里光辉渐淡,终于一片昏昏沉沉……大雾不知从何升起,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摘自余秋雨文集)。回答下题:
【小题1】材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
A. 12月,南美洲的南端 B. 12月,北欧
C. 12月,我国的四川盆地 D. 12月,我国的漠河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极地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1】材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
A. 12月,南美洲的南端 B. 12月,北欧
C. 12月,我国的四川盆地 D. 12月,我国的漠河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极地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太阳处于丙、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转速度相同 | B.汕头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
C.广州日落方位相反 |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3)国庆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向 移动。
(4)当地球公转由A到B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3)国庆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向 移动。
(4)当地球公转由A到B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员 | B.荡秋千,踏青插柳 |
C.放鞭炮,守岁迎春 | D.望双星,鹊桥相会 |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北半球___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所示的日期为_________。
(2)该日A、B两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_。与A地相比,B地自转线速度____(较大,较小)。
(3)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慢)。

(1)图甲为北半球___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所示的日期为_________。
(2)该日A、B两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_。与A地相比,B地自转线速度____(较大,较小)。
(3)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慢)。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芜湖市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 B. 立冬与立秋
B.雨水与处暑 D. 小满与大暑【小题2】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最适宜的地区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 松嫩平原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D. 青藏高原地区

【小题1】芜湖市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 B. 立冬与立秋
B.雨水与处暑 D. 小满与大暑【小题2】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最适宜的地区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 松嫩平原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D. 青藏高原地区
表为“泰州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读图表材料,回答各题。
【小题1】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小题2】若某日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则
时间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面积(㎡) | 5 | 4.99 | 4.98 | 4.97 | 4.98 |
【小题1】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A.![]() | B.![]() |
C.![]() | D.![]() |
A.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
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
C.泰州地区日出方向为东南 |
D.广州驶往伦敦的船舶经北印度洋海域时逆风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