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处于近日点附近时,赤道上的点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小题2】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南突出 B. 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B.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收麦子 D. 开普敦正值多雨期

【小题1】当地球公转处于近日点附近时,赤道上的点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小题2】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南突出 B. 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B.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收麦子 D. 开普敦正值多雨期
2015年4月12日零点(北京时间),电影《速度与激情7》在我国大陆上映,当日便刷新了七项影视记录。该电影在我国上映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 B.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 |
C.深圳市正午日影越来越长 | D.直射点向南移动 |
地球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月球公转轨道面称为“白道面”(下图所示为示意图)。下列
判断正确是

判断正确是

A.满月时,杭州冬季的月球高度比夏季大 |
B.太阳、地球、月球,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C.满月这一天,总是太阳落下时,月球升起 |
D.满月这一天,夏季看到月亮的时间比冬季长 |
某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地观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将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重复曝光图。他在春分日拍摄日落景象,半月之后在原地又拍摄一次,将日落影象重叠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指出拍摄者位于图中最高楼的什么方位,以及能正确表示第二次拍摄到的影像是
【小题2】影像拍摄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小题1】指出拍摄者位于图中最高楼的什么方位,以及能正确表示第二次拍摄到的影像是
A.东南方,甲 | B.东北方,乙 |
C.西南方,甲 | D.西北方,乙 |
A.北极圈出现极昼 |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C.华北地区进入雨季 | D.海口正午日影变短 |
下图中P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0且位于陆地上,弧ACB为晨线,此时国际标准时为14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B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30°W B. 75°N,30°W
C. 15°S,30°E D. 75°N,150°E
【小题2】若此后A点向P点移动,则P点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所需时间最接近
A. 47天 B. 137天
C. 232天 D. 332天

【小题1】B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30°W B. 75°N,30°W
C. 15°S,30°E D. 75°N,150°E
【小题2】若此后A点向P点移动,则P点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所需时间最接近
A. 47天 B. 137天
C. 232天 D. 332天
下图为北半球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当交点位于①点且①点以北为极夜时,北京时间为
【小题2】交点从②点移向④点期间,下列现象完全能够确定的是

【小题1】当交点位于①点且①点以北为极夜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 B.12时 | C.15时 | D.20时 |
A.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D.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逐渐变大 |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嫦娥二号”升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小题2】此时10月1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小题3】“嫦娥二号”升空以后一周,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
【小题4】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那天(10月1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小题1】“嫦娥二号”升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10月1日14时59分57 |
B.10月1日10时59分57秒 |
C.10月2日2时59分57秒 |
D.10月1日2时59分57秒 |
A.一半 | B.1/3 |
C.2/3 | D.一半以上 |
A.变快,向北 | B.变慢,向南 |
C.变慢,向北 | D.变快,向南 |
A.10月8日 | B.9月24日 |
C.3月13日 | D.3月28日 |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 ________ (节气)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点钟。
(3)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________ ,A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______,B点的昼夜情况是 ________ 。
(4)A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 ________ 。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________ 。

(1)此图表示北半球 ________ (节气)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点钟。
(3)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________ ,A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______,B点的昼夜情况是 ________ 。
(4)A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 ________ 。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________ 。
读某地某日期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小题2】若测得某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地纬度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A.5月6日左右 | B.8月7日左右 |
C.11月7日左右 | D.2月6日左右 |
A.赤道 | B.11°34'S |
C.23°34'N | D.11°34'N |
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发生日食现象。今年3月9日早晨,一场日全食从印度洋东北部开始,经过印度尼西亚最终在太平洋东北部结束,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偏食。根据图文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日食带在地球表面上大致向偏东方移动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西向东转
B. 太阳自西向东绕地球转
C. 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
D.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
【小题2】加里曼丹岛上P点的居民观看日全食时的朝向
A. 接近正西 B. 接近正东
C. 接近头顶 D. 接近正北

【小题1】日食带在地球表面上大致向偏东方移动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西向东转
B. 太阳自西向东绕地球转
C. 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
D.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
【小题2】加里曼丹岛上P点的居民观看日全食时的朝向
A. 接近正西 B. 接近正东
C. 接近头顶 D. 接近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