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A.行政违法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严重社会危害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报道,2017年6月1日.武汉某名牌大学在读博士张某因迟到赶不上飞机情绪失控,掌掴武汉天河机场值机人员。目前,张菜已被依法行政拘留10天。
(1)张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2)张某违法被行政拘留10天说明了什么?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青少年是公民中的新生力量,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担当着国家发展的时代重任,他们的发展就是国家的未来。所以,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而且犯罪性质愈发暴力。原因主要有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的扭曲、家庭教育的缺失等。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主要依托于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培养,宁夏育才中学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法律教育。
请结合高一所学习的法律常识,围绕“高中生如何保护自己”这一主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要求:紧扣主题、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从自上而下地“把法律交给人民”,到亿万人民群众主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法治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多年来的法治实践充分证明,普法工作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因为领导干部
①是公权力的行使者
②其言行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③能平等地适用法律
④是法律的制定者和捍卫者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再到20世纪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些词语的转换,见证了依法治国的坚实步伐。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门类齐全;法律部门内部的法律规范齐备;法律体系内部不同的法律门类之间、不同法律规范之间、不同层次法律规范之间,逻辑严谨、结构合理、程度统一。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南京市退休音乐教师林某为丰富退休生活、增加家庭收入,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偿辅导学生弹钢琴,琴声严重影响了邻居们的休息。在居委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邻居将其告上法庭。法庭经审理后判决该退休教师在家中加装隔音设施,不得在邻居正常休息时间弹琴,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1)该退休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该案例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要求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 
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司法 
④***作为国家执政党,要依法执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以下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要求的是
A.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B.国家通过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
C.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D.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①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过程 
②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 
③不需要国家强制力
④应把人民的自觉遵守与国家强制力相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