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2019年8月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立足底层,坚持平民视角,“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用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用普通人折射大境遇。这启示文艺工作者要
①立足社会实践,反映时代呼声 ②传承经典文化,摈弃流行文化
③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④坚持正确方向,奉献文化精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电视剧《小欢喜》,让大人和孩子在剧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青春期的叛逆、为人父母的艰辛;表面吵闹欢笑,背后却是艰难扎心的现实。许多人跟着剧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有感动,有心酸,让高考的孩子们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让很多家长们收获了对于孩子成长的思考。这对于艺术创作的启示是
①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②优秀文化作品都源于人们的主观情感
③引发观众共鸣的艺术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④在继承传统中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在消费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经典和流行的“头脑风暴”:把“奶糖的香”涂在手上,将“故宫的美”抹在脸上,让“报纸的墨”秀在身上,使“花露水的味”掺进酒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有机融人特质文化的产品更有生命力②文化创新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
③优秀传统文化因赢得市场而获得价值④文化借鉴与整合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告诉我们,当前的文艺创作
A.要重视创作量的积累,创造更多的文艺作品
B.要创新文艺作品形式,主动适应市场的节奏
C.要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坚持不断地推陈出新
D.要辩证看待传统作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
①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理解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
③坚守艺术理想与职业操守,努力创作优秀作品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尚美
④在汲取优秀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4年10月22日,阎连科在捷克被授予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奖,成为获得该项的首位中国作家。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阎连科的一大写作特点是他对农村变化的体验”。阎连科的创作说明:
A.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作家的想象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D.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