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 政治生活
- 文化生活
- +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 文化传播的媒介
- 大众传媒
-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 生活与哲学
-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 经济学常识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 科学思维常识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 综合类
- 时事政治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①是传播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②有利于激发亚洲文化的共鸣点,增强亚洲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亚洲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互鉴与渐趋同一
④旨在传承亚洲璀璨文明成果,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①是传播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②有利于激发亚洲文化的共鸣点,增强亚洲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亚洲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互鉴与渐趋同一
④旨在传承亚洲璀璨文明成果,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上新了,故宫》节目以电视为主要播出平台,以今日头条为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年轻人聚集的淘宝、微博为营销平台,多媒体融合,扩宽了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渠道。让文物以生动、真实、具体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这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B.人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
C.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
2019年为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甲骨文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它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把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
①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④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①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④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新平台,也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了新能量。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问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材料二面对百年未有之国际大变局,建设“一带一路”既有挑战,更是机遇。2019年,“一带一路”向世界铺展了合作共赢美好画卷。截至2019年12月,中国政府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政府间合作协议。这一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在基建、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多的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更多的合作共识圆满达成。“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包容性发展的国际示范。
(1)联系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70年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面像)、声省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举行阅兵、游行等活动,显示了大众传的强大功能
②通过展示多样化的文化符号,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调动人民参与、营造文化氛围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使爱国主义具象化
①举行阅兵、游行等活动,显示了大众传的强大功能
②通过展示多样化的文化符号,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调动人民参与、营造文化氛围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使爱国主义具象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9年下期,某高校开设了一门地方方言选修课,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并成功登上微博热搜榜。课程初次开设便获得了该校大多数外地学生的青睐,有一千多名学生选修。地方方言选修课的开设
①坚持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②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④说明方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①坚持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②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④说明方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