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政治

题干

“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70年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面像)、声省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举行阅兵、游行等活动,显示了大众传的强大功能
②通过展示多样化的文化符号,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调动人民参与、营造文化氛围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使爱国主义具象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1 11:18: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已、损公肥私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握规律、积极创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纲要》提出,民族团结、科普、国防等教育基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都要结合各自功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用好宣传栏、显示屏、广告牌等户外媒介,营造明德守礼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达到44个,公共图书馆3176个,博物馆4918个,这对我国进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制定和实施《纲要》的原因。
(2)有人说:“随着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公民道德必然会建设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某班级举办“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我们在行动”活动,请你就活动方案提出三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