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 |
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2eV的光子 |
C.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D.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4eV的光子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发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光是氢原子所有可能发出的光中能量最大的 |
B.氢原子中由高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C.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能量恰好等于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 |
D.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该金属的逸出功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 ![]() |
B.放射性同位素![]() ![]() ![]() ![]() ![]() |
C.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N+1激发态跃迁到N激发态时(N=2,3,4![]() |
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γ1、γ2、γ3、γ4、γ5、和γ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


A.h(γ3-γ1) | B.h(γ5+γ6) | C.hγ3 | D.hγ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
E.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处于n=4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B.已知钾的逸出功为2.22eV,则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可以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 |
C.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小 |
D.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增加 |
对原子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状谱和吸收光谱可用于光谱分析 |
B.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
C.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
D.发射光谱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状谱中的亮线和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是特征谱线 |
B.各种原子的线状谱中的明线和它吸收光谱中的暗线必定一一对应 |
C.气体发出的光只能产生线状谱 |
D.甲物质发出的白光通过乙物质的蒸气形成了甲物质的吸收光谱 |
太阳的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是由于( )
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缺少相应的元素 |
B.太阳内部缺少相应的元素 |
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
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