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
B.光电效应中,遏出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产生光电效应的金属材料无关 |
C.有些原子的发射光是连续谱,有些的发射光谱是线状谱 |
D.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但氘核的质量小于单个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
据报道,“墨子号”洲际量子密钥分发成果入选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关于量子论的建立及其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进一步完善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
B.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揭示光具有粒子性 |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证明了光电效应方程,测量了普朗克常量 |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但没有动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经典的电磁学理论解释 |
B.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 |
C.康普顿效应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
D.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λ=6.4×10-7m,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E=1.5×10-2J.求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l0-34J·s,光速c=3×108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甲图是a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当显微镜在A,B,C,D中的A位置时荧光屏上接收到的a粒子数最多 |
B.如乙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l能级时吸收了一定频率的光子能量 |
C.如丙图是光电效应实验示意图,当光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则此时验电器的金属杆带的是负电荷 |
D.如丁图是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理论,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 |
B.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
C.![]() ![]() |
D.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
20世纪20年代,剑桥大学学生G·泰勒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密闭的箱子里放上小灯泡、烟熏黑的玻璃、狭缝、针尖、照相底片,整个装置如图所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熏黑的玻璃后变得十分微弱,经过三个月的曝光,在底片上针尖影子周围才出现非常清晰的衍射条纹.泰勒对这照片的平均黑度进行测量,得出每秒到达底片的能量是
.已知光速
.

(1)假如起作用的光波波长约为500nm,计算从一个光子到来和下一光子到来所相隔的平均时间,及光束中两邻近光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2)如果当时实验用的箱子长1.2m,根据(1)的计算结果,能否找到支持光是概率波的证据?



(1)假如起作用的光波波长约为500nm,计算从一个光子到来和下一光子到来所相隔的平均时间,及光束中两邻近光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2)如果当时实验用的箱子长1.2m,根据(1)的计算结果,能否找到支持光是概率波的证据?
下列关于热辐射和黑体辐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像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D.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
基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由甲图可知,黑体温度升高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B.由乙图可知,a光光子的频率高于b光光子的频率 |
C.由丙图可知,该种元素的原子核每经过7.6天就有![]() |
D.由丁图可知,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量大,这些核最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