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磁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法拉第最早用实验测定了电子的带电量 |
B.奥斯特引入了电场的概念 |
C.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D.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
关于物理学史,正确的是( )
A.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根据两电荷之间力的数值和电荷量的数值以及两电荷之间的距离推导得到库仑定律 |
B.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磁感应 |
C.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D.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对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适用,但对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 |
如图所示,电荷量分别为+q、+9q的两带电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静止时A、B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已知O点到A球的距离OA=2L,∠AOB=
,∠OAB=
,静电力常量为k,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
(1)A、B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
(2)A、B两球的质量之比。


(1)A、B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
(2)A、B两球的质量之比。

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2m、3m,B小球带负电,电荷量为q,A、C两小球不带电(不考虑小球间的静电感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悬挂在O点,三个小球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 |
B.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 |
C.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
D.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
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 |
B.摩擦起电过程本质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
C.一根带电的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发现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 |
D.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
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 |
B.a、b的电荷量都为0 |
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 |
D.a、b的电荷量都为+2q |
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认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其值是1.60×10-19C |
B.元电荷就是质子 |
C.元电荷就是电子 |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下列关于起电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产生了新的电荷 |
B.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一球带电荷量+0.4C,另一球带电荷量-0.2C,两球接触后再分开,则每球带电荷量是+0.3c |
C.一带正电物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不带电的导体将带负电荷 |
D.无论通过何种方式使物体带电,本质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或者内部转移,并没有创造新电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