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电磁学
- + 静电场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电场力的性质
- 电场能的性质
- 静电现象
- 电容器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稳恒电流
- 磁场
- 电磁感应
- 交变电流
- 传感器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如图(a)所示,一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距细杆右侧d=0.3m的A点处有一固定的点电荷。细杆上套有一带电量q=1×10-6C,质量m=0.05kg的小环。设小环与点电荷的竖直高度差为h。将小环无初速释放后,其动能Ek随h的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
(1)试估算点电荷所带电量Q;
(2)小环位于h1=0.40m时的加速度a;
(3)小环从h2=0.3m下落到h3=0.12m的过程中其电势能的改变量。(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10m/s2)
(1)试估算点电荷所带电量Q;
(2)小环位于h1=0.40m时的加速度a;
(3)小环从h2=0.3m下落到h3=0.12m的过程中其电势能的改变量。(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10m/s2)

如图,一绝缘且粗糙程度相同的竖直细杆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
、
连线的中垂线重合,细杆和
、
均固定,
、
、
为细杆上的三点,
为
、
连线的中点,
.现有电荷量为
、质量为
的小球套在杆上,从
点以初速度
向
滑动,到达
点时速度恰好为0.则可知






















A.从![]() ![]() |
B.从![]() ![]() |
C.小球运动到0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D.小球从![]() ![]() ![]() ![]() |
如图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P、Q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将带正电的点电荷从P点静止释放,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P向Q加速运动,且加速度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点场强大于Q点场强 |
B.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 |
C.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 |
D.带负电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 |
一电子飞经电场中的M、N两点,电子在M点时的电势能为1.6×10-17 J,电子经过N点时电势能为8.0×10-17 J,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则( )
A.由M到N,电子所受电场力做功为6.4×10-17 J |
B.由M到N,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为6.4×10-17 J |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400V |
D.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400V |
在场强E=1.0×102 V/m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2.0×10-2 m的a、b两点,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可能为( )
A.1.0 V |
B.2.0 V |
C.3.0 V |
D.4.0 V |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cm,bc=12cm,其中ab沿电场线方向,bc和电场线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4×10-8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静电力做功为W1=1.2×10-7J,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电荷从b移到c,静电力做功W2;
(3)a、c两点间的电势差Uac。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电荷从b移到c,静电力做功W2;
(3)a、c两点间的电势差Uac。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一簇关于x 轴对称的等势面,在轴上有A、B 两点,则( )


A.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 |
B.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 |
C.A 点场强方向指向x 轴负方向 |
D.电子从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增加 |
如图,正方形abcd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一质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该质子由a点运动到d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已知W>0,则( )


A.电场强度的方向沿着ab方向 |
B.线ac是一条等势线 |
C.c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
D.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
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经过a点开始计时,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电子在t0时刻运动到b点,2t0时刻运动到c点。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电势关系为φc![]() ![]() |
B.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c![]() ![]() |
C.电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
D.电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
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 V,击穿电压为400 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C |
B.给电容器1 C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 |
C.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 |
D.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