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A、B、C三点,AB距离与BC距离相等,下列关于电势差正确的( )


A.AB间电势差一定等于BC间电势差 |
B.AB间电势差一定大于BC间电势差 |
C.AB间电势差一定小于BC间电势差 |
D.AB间电势差可能等于BC间电势差 |
如图所示为带电粒子在某电场中沿x轴正方向运动时,其电势能随位移的变化规律,其中两段均为直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带正电 |
B.2m~4m内电势逐渐升高 |
C.0m~2m和2m~6m的过程中粒子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D.2m~4m电场力做的功和4m~6m电场力对该粒子做的功相等 |
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
D.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
在如图所示的铁芯上绕有4个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n3∶n4=1∶1∶2∶1,今在线圈1两端接正弦交流电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U1=U2=![]() |
B.U1=U2=![]() |
C.U1=U2+U3+U4 |
D.以上均不对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三个线圈的匝数n1∶n2∶n3=1∶4∶4,在M、N间接正弦交流电源,在a、b和c、d间接相同的电阻器R,则( )


A.U1=U2=4U3 | B.U2=U3=2U1 |
C.I1=4I2=4I3 | D.P1=2P2=2P3 |
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 000,两个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2=500、n3=200,分别接一个R=55 Ω的电阻,在原线圈上接入U1=220 V的交流电源.则两副线圈输出电功率之比
和原线圈中的电流I1分别是( )



A.![]() | B.![]() |
C.![]() | D.![]() |
如图是原、副线圈有中心抽头(匝数一半处)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1与电流表连接,副线圈通过另一单刀双掷开关S2与定值电阻R0相连接,通过S1、S2可以改变原、副线圈的匝数,现在原线圈加一电压有效值为U的正弦交流电,当S1接a,S2接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S1接a,S2接d时,电流表示数为2I |
B.当S1接a,S2接d时,电流表示数为![]() |
C.当S1接b,S2接c时,电流表示数为4I |
D.当S1接b,S2接d时,电流表示数为![]() |
高压输电过程中,输电电压为U,输电功率为P,输电导线上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损失功率为![]() | B.输电导线上的电流为![]() |
C.电压损失为![]() | D.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
如图,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其左端接有定值电阻R。Ox轴平行于金属导轨,在0≤x≤4m的空间区域内存在着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坐标x(以m为单位)的分布规律为B=0.8-0.2x(T)。金属棒ab在外力作用下从O处沿导轨运动,ab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设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过程中回路的电功率保持不变,则金属棒()


A.在1m与3m处的电动势之比为1![]() |
B.在lm与3m处的速度之比为1![]() |
C.在1m与3m处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之比为3![]() |
D.在1m与3m处外力功率之比为1![]() |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B=1.0 T的有界匀强磁场中(MN为边界),用外力将边长为L=10 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向右匀速拉出磁场,已知在线框拉出磁场的过程中,ab边受到的磁场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bc边刚离开磁场的时刻为计时起点(即此时t=0).求:

(1)将金属框拉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2)线框的电阻R.

(1)将金属框拉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2)线框的电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