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四个电场的电场线,其中A和C图中小圆圈表示一个点电荷,A图中虚线是一个圆(M、N为圆上的不同点),B图中几条直线间距相等且互相平行,则在图中M、N处电场强度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电荷量为Q1=3.0×10﹣10C的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6.3×10-7N,方向竖直向上,则该点的场强大小为________N/C,场强方向为________;如果将负电荷Q1改换为Q2=6.0×10﹣10C的正电荷,那么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________N;如果该点不放电荷,该点场强大小为________N/C。
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
B.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电场强度方向与放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 |
C.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零 |
D.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无关 |
如图所示,用一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1.0×10-2 kg、电荷量q=+2.0×10-8 C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后悬挂于O点,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电场E中。现将小球向右拉至位置A,使细线刚好伸直且水平,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做圆周运动到达位置B时速度恰好为零,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取g=10m/s2,sin
=0.6,cos
=0.8。
(1)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若小球运动到位置B时细线恰好断裂,求由B开始经过1s时小球的位移大小。(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若小球运动到位置B时细线恰好断裂,求由B开始经过1s时小球的位移大小。(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如图所示,电荷量分别为+q、+9q的两带电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静止时A、B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已知O点到A球的距离OA=2L,∠AOB=
,∠OAB=
,静电力常量为k,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
(1)A、B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
(2)A、B两球的质量之比。


(1)A、B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
(2)A、B两球的质量之比。

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2m、3m,B小球带负电,电荷量为q,A、C两小球不带电(不考虑小球间的静电感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悬挂在O点,三个小球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 |
B.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 |
C.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
D.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
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 |
B.摩擦起电过程本质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
C.一根带电的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发现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 |
D.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
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 |
B.a、b的电荷量都为0 |
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 |
D.a、b的电荷量都为+2q |
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认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其值是1.60×10-19C |
B.元电荷就是质子 |
C.元电荷就是电子 |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下列关于起电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产生了新的电荷 |
B.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一球带电荷量+0.4C,另一球带电荷量-0.2C,两球接触后再分开,则每球带电荷量是+0.3c |
C.一带正电物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不带电的导体将带负电荷 |
D.无论通过何种方式使物体带电,本质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或者内部转移,并没有创造新电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