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0°,初始时,质量均为m的滑块A、B均位于斜面上,且AB间的距离为L=1m。现同时将两个滑块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和
,重力加速度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之间发生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滑块可视为质点。求:
(1)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之问发生第一次碰撞?
(2)再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之间发生第二次碰撞?
(3)A从释放到最终停止所运动的位移。



(1)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之问发生第一次碰撞?
(2)再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之间发生第二次碰撞?
(3)A从释放到最终停止所运动的位移。

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8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若斜面足够长,已知tan37°=
,g取10m/s2,求:
(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倾角
的斜面与水平面如图所示平滑相接,A、B两完全相同的物块静置于斜面上,两物块相距s1=4m,B距斜面底端P点的距离s2=3m,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由静止释放物块A后1s再释放物块B。设A、B碰撞的时间极短,碰后就粘连在一起运动。取sin37°=0.6,cos37°=0.8,g=10m/s2,试求:
(1)B物块释放后多长时间,A、B两物块发生碰撞;
(2)A、B最后停在距斜面底端P点多远处。

(1)B物块释放后多长时间,A、B两物块发生碰撞;
(2)A、B最后停在距斜面底端P点多远处。

可看作质点的滑块从一平台右端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恰好到右下方倾角为θ=30°的斜面顶端时速度沿斜面方向并沿斜面运动到斜面底端。已知平台到斜面顶端的竖直高度h=1.25m,斜面与滑块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
,斜面顶端底端的竖直高度H=100m,g=10m/s2求:

(1)滑块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大小v0;
(2)滑块从抛出到斜面底端的时间t.


(1)滑块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大小v0;
(2)滑块从抛出到斜面底端的时间t.
某景区一建筑物屋顶沿东西方向呈“人”字形结构,屋顶与水平面夹角为37°,屋檐处一小段水平。单侧屋面长L=10m,屋檐离地高度H=5m。一次无人机偶然拍摄到屋顶最顶端一片琉璃瓦已经松动,随时有滑下的可能。考虑屋面干燥和下雨的两种情况,琉璃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2554≤μ≤0.25.设琉璃瓦滑至屋檐处后水平抛出。在地面建立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g=10m/s2.
(1)在地面标出东西方向的危险区域坐标范围;
(2)琉璃瓦的质量m=2kg,若考虑琉璃瓦滑出屋檐后南北方向风力的影响,水平风力对琉璃瓦的最大值为1N,试求危险区域的面积。
(1)在地面标出东西方向的危险区域坐标范围;
(2)琉璃瓦的质量m=2kg,若考虑琉璃瓦滑出屋檐后南北方向风力的影响,水平风力对琉璃瓦的最大值为1N,试求危险区域的面积。

如图,水平地面和倾角为
的斜面相接于A点,质量m=0.5kg的物块静止在B点,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下,物块经过时间2s运动到A点,立即撤去恒力F,物块冲上斜面,1s后停在斜面上的某点。不计物块在A点的能量损失,物块与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则恒力F的大小是(
g=10m/s2)





A.3.3N | B.4.3N | C.5.3N | D.6.3N |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的长斜面体,物体A以v1=8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A上滑过程中速度减小,当速度减为零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已知物体A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A、B均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体A上滑过程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1)物体A上滑过程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如图所示,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槽,槽的内部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已知槽和球起沿斜面下滑,球的大小恰好能和槽内各面相接触,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若槽和球一起匀速下滑,则槽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
B.若槽和球一起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
C.若槽和球一起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D.若槽和球一起匀速下滑,则球和槽之间只有两个接触点有弹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