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他们调整长木板和滑轮,使长木板水平放置且细线平行于长木板;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接通电源,释放物块,多次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记录传感器的读数F,求出加速度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横轴截距为F0,若传感器的质量为m0,则物块的质量为____.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长木板动摩擦因数为μ________
(3)该实验需不需要满足钩码质量远远小于物块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当前题号:1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两实验小组分别做“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A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实验,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拉力的大小。做实验时,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能自由匀速滑动
B.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
C.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2)B组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

在正确、规范的操作中,打出一条如图丙所示的纸带,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z。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4=_______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当前题号:2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某小组设计双车位移比较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轨道分上下双层排列,两小车后的刹车线穿过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同时进行控制(未画出刹车系统)。通过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大小。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两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已知两车质量均为200g,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次数
小车
拉力
F/N
位移
s/cm
拉力比
F/F
位移比
s/s
1

0.1
22.3
0.50
0.51

0.2
43.5
2

0.2
29.0
0.67
0.67

0.3
43.0
3

0.3
41.0
0.75
0.74

0.4
55.4
 
试根据该实验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两小车的位移ss与加速度aa的关系满足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中的刹车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在研究小滑块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滑块放在长木板上,并置于水平桌面,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滑块,在小滑块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实验中力传感器的拉力为F,保持小滑块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质量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如图(b)所示。
(1)小车与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F1=_____N。
(2)从图象中分析,小车的质量为_____kg。
(3)该实验小组为得到aF成正比的关系,应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调整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满足tanθ=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