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遮光条的宽度。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通过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总共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后,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
300
350
400
500
800

2.02
1.65
1.33
1.25
1.00
0.63
 
(3)现需通过图像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相应的图像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木板倾角偏大.则他所得到的图线是下列图中的(是小车的加速度,是细线作用于小车上的拉力)
A.B.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替代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只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只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先作出的是图像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当前题号:3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和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使用图所示的装置,设小车和车上砝码(图中未画出)的总质量为,小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分别得出如图(a)、(b)、(c)、(d)四个图像,其中图(a)、(b)、(c)是图像,图(d)是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c)(d)
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远大于
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远大于
C.长木板的倾角太小时,得到(a)图,长木板的倾角太大时,得到(b)图
D.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丙同学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当前题号: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的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其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实验数据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的关系如何?
(2)由图(b)可知,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3)若利用该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何种改进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前已经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已经平衡了摩擦力。g=9.8m/s2
(1)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不变,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图乙为悬挂一个钩码后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得各计数点到A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若悬挂钩码的质量为50g,把悬挂的钩码和小车(含车中砝码)看成一个整体,则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_______k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时保持悬挂钩码的质量m不变,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对应的加速度,若用加速度作为纵轴,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为得到线性图象,则横轴代表的物理量为______
A.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
B.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与悬挂钩码的质量之和mM
C.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与悬挂钩码的质量之和的倒数
D.悬挂钩码质量的倒数
当前题号:6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图中A为质量为M的小车,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已平衡摩擦力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钩码P的质量为m,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1)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一条件。
(2)乙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f,由纸带可得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__________(用x1x2x3x4f来表示)。
(3)实验完毕后,某同学发现实验时的电压小于220V,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7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一轻弹簧,下端悬挂了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平衡后剪断A、B间细线,此后A将做简谐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线剪断瞬间A的加速度为0
B.A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弹力为mg
C.A运动到最高点时,A的加速度为g
D.A振动的振幅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其中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AB相距为2dMN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现将小球P从与点电荷A等高的C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向下运动到距C点距离为dD点时,速度为v。已知MNAB之间的距离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若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试求:

(1)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C的电势φC
(2)小球P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
(3)小球P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E点时的速度。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表演“顶竿”杂技时,站在地上的演员(称为“底人”)扛一竹竿,演员和竹竿的总质量为80kg,一质量为10kg的小猴(可当质点处理)在竿底端从静止开始以2m/s2加速上爬,同时演员以1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以猴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g取10m/s2
(1)2s时猴子的位置(用坐标表示);
(2)2s时猴子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在此过程中,演员对地面的压力。(根号可保留)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