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匀变速直线运动
-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 自由落体运动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
- 追及与相遇问题
- 刹车问题
-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 直线运动的概念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
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
A.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
B.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
C.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 |
D.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
“笛音雷”是春节期间常放的一种鞭炮,其着火后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中t0时刻为笛音雷起飞时刻、DE段是斜率大小为g的直线。则关于笛音雷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音雷”在t1时刻加速度最小 |
B.“笛音雷”在t2时刻改变运动方向 |
C.“笛音雷”在t3时刻彻底熄火 |
D.t3~t4时间内“笛音雷"做自由落体运动 |
汽车以v0=16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10m/s,已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求: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4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4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以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 | B.2m | C.10m | D.![]() |
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25 m |
B.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方向向上 |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
D.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下 |
如图所示,A球从距地面高h=2.5m处由静止释放,同时B球从地面上以v0=5m/s的速度竖直上抛,二者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经一段时间后二者发生弹性正碰,之后B与地面发生正碰时在某装置作用下迅速固定在地面上,已知两球完全相同,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在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发生第一次碰撞 |
B.两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瞬间B球速度的大小为5 m/s |
C.A球最终将在B球上方做往复运动 |
D.A球最终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B.打雷时,呆在木屋里比呆在汽车里更安全 |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用了牛顿第三定律 |
D.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速度,是对地心的速度 |
水平放置的圆筒绕其中心对称轴
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
,简壁上P处有一小圆孔,筒壁很薄,筒的半径
。如图所示,圆孔正上方某高度h处有一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圆孔的半径略大于小球的半径,试通过计算求小球恰好落入圆筒小孔时,释放小球的高度h(空气阻力不计,g取
)。





一个人站在楼顶竖直向下抛出物块,已知物块离开手的速度是1.0m/s,物块在最后1s内通过的路程是整个楼高的
,假设物块出手的位置靠近楼顶,不计空气阻力,求整座楼的高度。(
取10m/s2)

